考試科目代碼:[801]
考試科目名稱:經濟學原理
一、考試目標
(一)考查考生對西方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
(二)考查考生靈活運用西方經濟學基本原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試卷結構
(一)考試時間:180分鐘,滿分:150分。
(二)題型結構
1、計算題:40分;
2、簡答題:60分;
3、論述題:50分。
三、 答題方式
閉卷筆試(請考生注意帶相應的繪圖工具和科學計算器)
四、考試內容
(一)“微觀經濟學”部分,50%(75分)
1、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
考試內容:
[1]需求的基本理論:需求,需求函數,需求曲線,需求規律,影響需求的因素,需求量的變動與需求的變動。
[2]供給的基本理論:供給,供給函數,供給曲線,供給規律,影響供給的因素,供給量的變動與供給的變動。
[3]市場均衡: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市場均衡的變動。
[4]彈性理論:需求的價格彈性,需求價格彈性的類型,影響需求價格彈性的因素;點彈性、弧彈性的計算;需求的收入彈性,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供給彈性,供給彈性的類型,影響供給彈性的因素。
[5]供求分析原理的運用:支持價格和限制價格;稅收效應分析;彈性與銷售收入的關系。
考試要求:
[1] 掌握需求和供給的含義,理解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的特征、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決定、市場均衡的變動;
[2] 掌握彈性基本概念和計算方法,理解各種彈性的經濟含義以及影響彈性大小的各種因素;
[3] 掌握供求分析原理的運用。
2.消費者選擇
考試內容:
[1]效用理論:基數效用和序數效用,總效用和邊際效用,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消費者均衡及其計算,基數效用論推導消費者的需求曲線,消費者剩余。
[2]無差異曲線分析:偏好和選擇,無差異曲線及其特點,商品的邊際替代率,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無差異曲線的特例。
[3]預算約束線:預算約束線及其變動。
[4]消費者均衡:消費者均衡的決定及其計算,收入變動對消費者均衡的影響,收入-消費擴展曲線,恩格爾曲線,價格變動對消費者均衡的影響,價格消費曲線,消費者均衡推導需求曲線。
[5]價格變動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替代效應,收入效應,正常品,低檔品,吉芬商品,不同商品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及其區別,不同商品的消費者需求曲線的形狀。
考試要求:
[1]理解效用的概念,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的區別,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和消費者均衡的實現條件;
[2]掌握無差異曲線的含義和特點,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和預算線的含義;
[3]掌握預算約束線的含義及其變動;
[4]掌握消費者均衡的決定及其比較靜態分析,消費者均衡推導需求曲線;
[5]理解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的概念,正常品和低檔品區別以及吉芬商品的特點。
3.企業的生產和成本
考試內容:
[1]生產函數:生產函數,固定比例的生產函數,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
[2]短期生產函數:總產量、平均產量、邊際產量及其變動規律,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之間的關系,生產的三個階段。
[3]長期生產函數:等產量曲線及其特征,邊際技術替代率及其遞減規律,特殊的等產量曲線,等成本線及其變動,生產要素最優組合及其計算,生產擴展曲線。
[4]短期成本函數:經濟成本,機會成本,會計成本,隱性成本,顯性成本,經濟利潤,會計利潤,總成本,不變成本,可變成本,平均成本,平均不變成本,平均可變成本,邊際成本,各種成本曲線的變化規律及其相互關系,短期產量曲線與短期成本曲線之間的關系。
[5]長期成本函數:長期總成本曲線,長期平均成本、長期邊際成本,各種短期成本曲線和長期成本曲線的綜合關系,規模經濟和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形狀,規模報酬,規模報酬的三種類型。
考試要求:
[1]要求掌握生產函數的含義,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的概念及其區別,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生產的三個階段;
[2]理解等產量曲線和等成本線的定義、特征及其變動,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律,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
[3]掌握會計成本和機會成本的含義與區別,會計利潤和經濟利潤的區別,各種短期成本的含義、曲線特點及其相互關系;
[4]了解長期總成本、長期平均成本和長期邊際成本的定義、曲線特點,各種短期成本曲線和長期成本曲線的綜合關系;
[5]掌握規模經濟和規模不經濟的含義及其與規模報酬的區別,理解規模報酬的含義及其三種類型。
4.完全競爭市場
考試內容:
[1]市場結構和利潤最大化:總收益、平均收益、邊際收益,市場結構的劃分,利潤最大化原則。
[2]完全競爭企業:企業面臨的需求曲線,企業的收益曲線。
[3]完全競爭企業的短期均衡:利潤最大化的產量決定,利潤最大化和盈虧,虧損時的決策,企業和市場的短期供給曲線。
[4]完全競爭企業和市場的長期均衡:完全競爭企業的長期規模調整,長期中的行業規模調整,完全競爭企業的長期均衡,長期供給曲線。
考試要求:
[1]要求掌握市場結構的劃分,利潤最大化原則;
[2]了解完全競爭企業的需求曲線,企業的各種收益曲線;
[3]掌握完全競爭企業的短期均衡,完全競爭企業和市場的短期供給曲線;
[4]理解完全競爭企業的長期均衡和長期供給曲線。
5.不完全競爭市場
考試內容:
[1]壟斷市場:壟斷市場的含義及其原因,壟斷企業的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壟斷企業的短期均衡和長期均衡,價格歧視。
[2]壟斷競爭:壟斷競爭的特點,壟斷競爭企業的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壟斷競爭企業的短期均衡和長期均衡。
[3]寡頭市場:寡頭市場的含義及特征,古諾模型,價格領袖模型,斯威齊模型,勾結和卡特爾,博弈論和策略行為,納什均衡。
[4]不同市場的比較:靜態效率的比較,動態效率的比較。
考試要求:
[1]要求掌握壟斷的含義及其原因,壟斷企業的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壟斷企業的短期均衡條件和長期均衡條件,理解價格歧視的含義;
[2]了解壟斷競爭的特點,壟斷競爭企業的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壟斷競爭企業的短期均衡和長期均衡;
[3]了解寡頭市場的含義及特征,掌握古諾模型、價格領袖模型和斯威齊模型,了解勾結和卡特爾;
[4]了解博弈論和策略行為,納什均衡;
[5]了解不同市場的效率比較。
6.生產要素市場和收入分配
考試內容:
[1]完全競爭和要素需求:完全競爭企業的生產要素使用原則,邊際產品價值,完全競爭企業的要素需求曲線,完全競爭市場的要素需求曲線。
[2]要素供給的一般理論:要素供給的原則,預算線-無差異曲線分析,要素供給曲線。
[3]勞動和工資:勞動供給和閑暇需求,勞動供給均衡,勞動供給曲線,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勞動市場的供求均衡和工資的決定。
[4]土地和地租:土地的供給曲線,使用土地的價格和地租。
[5]資本和利息:資本和利息的含義,資本的供給,資本市場的均衡。
考試要求:
[1]要求掌握完全競爭企業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邊際產品價值,完全競爭企業以及市場的要素需求曲線;
[2]理解要素供給的一般理論;
[3]掌握勞動供給曲線及其圖形推導,勞動市場的供求均衡和工資的決定,理解土地的供給曲線,地租的決定,理解資本的供給,利息的決定。
7.一般均衡和效率
考試內容:
[1]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瓦爾拉斯一般均衡模型,一般均衡理論的發展。
[2]經濟效率和帕累托最優標準:經濟效率標準(帕累托最優),交換效率,生產效率,交換和生產的帕累托最優條件,帕累托最優標準的理論論述。
[3]完全競爭和帕累托最優:完全競爭市場的一般均衡狀態,均衡狀態和帕累托最優條件,“看不見的手”原理。
考試要求:
[1]要求掌握一般均衡的含義及其與局部均衡的區別;
[2]了解瓦爾拉斯一般均衡模型以及一般均衡理論的發展;
[3]理解經濟效率標準(帕累托最優)的含義;
[4]掌握交換效率,生產效率以及交換和生產的帕累托最優條件;
[5]了解帕累托最優標準的理論論述,理解完全競爭和帕累托最優。
8.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
考試內容:
[1]作為市場失靈因素的壟斷:壟斷和低效率,尋租活動分析,反托拉斯法,自然壟斷及其監管。
[2]公共物品和公共資源:公共物品和市場失靈,非競爭性,非排他性,公共資源。
[3]外部性和環境:外部性影響及其分類,外部性影響和資源配置低效率,糾正外部性影響的政策,外部性影響和環境保護。
[4]不完全信息:信息不完全性和市場失靈,次品市場和逆向選擇,保險市場和道德風險,糾正信息不完全的政策。
[5]公平和收入再分配: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度量,洛倫茲曲線,基尼系數,收入再分配政策,公平與效率的關系。
考試要求:
[1]了解壟斷、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信息的影響以及相應的微觀經濟政策;
[2]掌握自然壟斷及其監管,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了解外部性的分類,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3]理解公平和收入再分配。
(二)“宏觀經濟學”部分,50%(75分)
1.宏觀經濟的基本指標及其衡量
考試內容:
[1]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含義及衡量,名義GDP與實際GDP,與GDP相關的其他指標。
[2]價格水平及其衡量:價格水平,GDP平減指數,消費價格指數,通貨膨脹。
[3]失業及其衡量:勞動力的構成,失業的分類,充分就業,自然失業率。
考試要求:
[1]掌握國內生產總值的含義及計算方法,名義GDP與實際GDP,與GDP相關的其他宏觀經濟指標;
[2]掌握通貨膨脹的概念,GDP平減指數及消費價格指數;
[3]了解勞動力的構成,掌握失業的分類,理解充分就業,自然失業率。
2.產品市場的均衡
考試內容:
[1]均衡國民收入的決定:均衡國民收入決定原理,凱恩斯主義均衡國民收入決定基本原理。
[2]消費需求和儲蓄:消費函數和消費傾向,儲蓄函數和儲蓄傾向,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的關系,家庭消費函數和社會消費函數,影響消費的其他因素及其對相關政策效果的影響,其他消費理論。
[3]投資需求:投資和資本邊際效率,影響預期收益的因素,投資和利率,投資的q理論。
[4]政府需求:政府需求的內容,政府對社會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的影響。
[5]國外需求:國外需求的決定因素,凈出口的決定,幾個主要的國外需求影響因素。
[6]乘數論:投資乘數和乘數原理,政府支出乘數,稅收乘數,政府轉移支付乘數,平衡預算乘數,對外貿易乘數。
考試要求:
[1]掌握凱恩斯主義均衡國民收入決定基本原理;掌握消費函數和消費傾向,儲蓄函數和儲蓄傾向,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的關系,掌握影響消費的其他因素及其對相關政策效果的影響,了解其他消費理論;
[2]掌握投資和資本邊際效率的概念,影響預期收益的因素,掌握投資和利率的關系,了解投資的q理論;
[3]了解政府需求的內容;
[4]了解國外需求的決定因素;
[5]掌握投資乘數和乘數原理,政府支出乘數,稅收乘數,政府轉移支付乘數,平衡預算乘數,了解對外貿易乘數。
3.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共同均衡(IS-LM模型)
考試內容:
[1]IS曲線:IS曲線的含義及其推導,IS曲線的斜率及其變動。
[2]LM曲線:貨幣市場均衡的含義和利率的決定,貨幣需求的決定,交易動機、預防動機、投機動機,流動性陷阱(凱恩斯陷阱),貨幣需求函數,LM曲線的含義及其推導,LM曲線的斜率和變動。
[3]IS——LM模型: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共同均衡的含義與推導,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共同均衡的調整和變動。
考試要求:
[1]掌握IS曲線的含義及其推導,掌握IS曲線的斜率及其變動;
[2]理解貨幣市場均衡的含義和利率的決定,貨幣需求的決定,交易動機、預防動機、投機動機,掌握流動性陷阱(凱恩斯陷阱),掌握貨幣需求函數,LM曲線的含義及其推導,LM曲線的斜率和變動;
[3]理解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共同均衡的含義與推導,掌握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共同均衡的調整和變動。
4.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考試內容:
[1]總需求曲線:總需求曲線的含義和相關效應,總需求曲線的推導,總需求曲線的變動和影響因素。
[2]總供給曲線:總供給曲線的含義,總供給曲線的推導,總供給曲線的變動和影響因素,特殊的總供給曲線及其變動,總供給曲線不同特征的經濟含義。
[3]總需求-總供給模型:總需求-總供給模型的含義,總需求-總供給模型的基本類型。
[4]總需求-總供給模型對外來沖擊的反應:對總需求沖擊的反應,對總供給沖擊的反應。
考試要求:
[1]掌握總需求曲線的含義和相關效應,總需求曲線的推導,總需求曲線的變動和影響因素;
[2]掌握總供給曲線的含義,理解總供給曲線的推導,掌握總供給曲線的變動和影響因素,了解特殊的總供給曲線及其變動,總供給曲線不同特征的經濟含義;
[3]掌握總需求-總供給模型的含義,總需求-總供給模型的基本類型;
[5]理解對總需求沖擊的反應,對總供給沖擊的反應。
5.失業、通貨膨脹和經濟周期
考試內容:
[1]失業:失業的宏觀經濟學解釋,失業的影響,奧肯定律。
[2]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的類型和原因,通貨膨脹的影響,菲利普斯曲線和預期理論;通貨緊縮和停滯膨脹。
[3]經濟周期:經濟周期的定義、階段和類型,經濟衰退,經濟周期理論,實際經濟周期理論。
考試要求:
[1]掌握失業的宏觀經濟學解釋,了解失業的影響,掌握奧肯定理;
[2]掌握通貨膨脹的類型和原因,了解通貨膨脹的影響,理解菲利普斯曲線,了解預期理論;
[3]了解通貨緊縮和停滯膨脹;
[4]了解經濟周期的定義、階段和類型,經濟衰退,經濟周期理論,實際經濟周期理論。
6.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
考試內容:
[1]經濟增長: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的定義,經濟增長的事實,經濟增長的基本問題。
[2]增長核算: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增長核算方程,增長的經驗估算,經濟增長的因素分析。
[3]新古典增長模型:新增長模型的基本假定和思路,沒有技術進步的新古典增長模型,具有技術進步的新古典增長模型。
[4]內生增長理論:新古典增長模型的缺陷,內生增長模型的基本思路,一個簡單的內生增長模型。
[5]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鼓勵技術進步,鼓勵資本形成,增加勞動供給。
[6]經濟發展指標及要素:經濟發展的定義,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特征,衡量經濟發展的指標,經濟發展的基本要素。
[7]經濟發展戰略:滿足基本需要的發展戰略,工業化優先戰略,平衡增長戰略,不平衡增長戰略,進口替代戰略,出口導向戰略。
考試要求:
[1]理解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的定義,了解經濟增長的事實,經濟增長的基本問題;
[2]掌握增長核算方程,了解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增長的經驗估算及分析;
[3]掌握新古典增長模型;
[4]了解內生增長理論;
[5]理解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經濟發展的指標及要素;
[6]了解經濟發展戰略。
7.宏觀經濟政策
考試內容:
[1]宏觀經濟政策目標:宏觀經濟政策目標體系,宏觀經濟政策目標的抉擇。
[2]財政政策:財政政策工具,自動穩定器和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財政政策效應。
[3]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工具,基礎貨幣、貨幣乘數和貨幣供給,貨幣政策效應,“相機抉擇”和“規則”之爭。
[4]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局限性和協調:財政政策的局限性,貨幣政策的局限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
[5]供給管理政策:人力政策,收入政策,指數化政策。
考試要求:
[1]理解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體系以及宏觀經濟政策目標的抉擇;
[2]掌握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3]理解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局限性和協調;
[4]了解供給管理政策。
五、主要參考書目
《西方經濟學(第二版)(上冊、下冊)》,《西方經濟學》編寫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9月,第二版。
原文標題:集美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原文鏈接:http://zsb.jmu.edu.cn/info/1422/3954.htm
以上就是“2022考研大綱:集美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自命題《經濟學原理》考試大綱”的全部內容,更多考研大綱信息,請持續關注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