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研究方法》科目大綱
(科目代碼:806)
一、考核要求
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了解社會研究方法的意義,熟悉社會研究方法體系,掌握社會研究的方法論、研究方式和具體研究方法與技術;要求學生通過學習和研究實踐活動,具備進行社會研究的實際能力,能夠具體運用社會研究方法提出研究問題,確定研究主題,設計研究方案,并選擇恰當的定性或定量的研究方法對研究主題展開實證研究,得出合理的結論,提出理論解釋,完成研究報告。
二、考核評價目標
1、了解并掌握社會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識點,形成比較完整的社會研究方法的知識體系。
2、掌握社會研究的基本方法論、研究方式和具體研究方法與技術,并能運用社會研究方法發現社會問題,搜集資料,分析和解決相關社會問題。
三、考核內容
考核內容包括:社會研究的概念與特征、社會研究的方法體系、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及其相互關系;理論與研究;選題與文獻回顧;研究設計;測量與操作化;抽樣;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實地研究;定量資料分析;定性資料分析;撰寫研究報告。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社會研究的概念與特征
一、社會研究及其意義
二、社會研究的特征
三、社會研究中的困難
第二節社會研究的方法體系
一、方法論
二、研究方式
三、具體方法和技術
四、社會研究方法體系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第三節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
一、方法論背景
二、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的比較
第四節研究的過程
一、研究的主要階段
二、研究過程示例
第二章理論與研究
第一節理論及其層次
一、理論的概念
二、理論的層次
三、判斷理論優劣的標準
第二節理論的構成要素
一、概念
二、變量
三、命題與假設
第三節理論與研究的關系
一、“科學環”:研究的邏輯
二、兩種推理方式
三、理論對經驗研究的作用
四、經驗研究的理論功能
第四節理論建構與理論檢驗
一、理論建構的過程
二、理論檢驗的過程
第三章選題與文獻回顧
第一節研究問題及其來源
一、研究問題的概念
二、研究問題的來源
第二節選題的標準
一、重要性
二、創造性
三、可行性
四、合適性
第三節研究問題的明確化
一、研究問題明確化的含義
二、研究問題明確化的方法
第四節文獻回顧
一、文獻回顧及其意義
二、文獻回顧的方法
第四章研究設計
第一節研究目的
一、探索性研究
二、描述性研究
三、解釋性研究
第二節研究性質
一、理論性研究
二、應用性研究
第三節研究方式
一、四種基本的研究方式
二、研究方式的選擇
第四節分析單位
一、分析單位的概念
二、分析單位的主要類型
三、與分析單位有關的兩種錯誤
第五節時間維度
一、橫向研究
二、縱向研究
第五章測量與操作化
第一節測量的概念與層次
一、什么是測量
二、測量的四個要素
三、社會現象的測量
四、測量層次
第二節指數與量表
一、指數與量表的概念
二、李克特量表
三、鮑格達斯社會距離量表
四、語義差異量表
第三節概念的操作化
一、概念、變量與指標
二、操作化的含義
三、操作化的方法
四、指標選擇的多樣性
五、操作化的實例
第四節測量的信度與效度
一、信度
二、效度
三、信度與效度的關系
第六章抽樣
第一節抽樣的意義與作用
一、抽樣的概念
二、抽樣的作用
三、抽樣的類型
第二節概論抽樣的原理與程序
一、概論抽樣的基本原理
二、抽樣分布
三、抽樣的一般程序
四、抽樣設計的原則
第三節概率抽樣方法
一、簡單隨機抽樣
二、系統抽樣
三、分層抽樣
四、整群抽樣
五、多段抽樣
第四節戶內抽樣與pps抽樣
一、戶內抽樣的方法
二、PPS抽樣
第五節非概率抽樣方法
一、偶遇抽樣
二、判斷抽樣
三、定額抽樣
四、雪球抽樣
第六節樣本規模與抽樣誤差
一、樣本規模
二、影響樣本規模確定的因素
三、樣本規模與抽樣誤差
第七章調查研究
第一節調查研究及其發展
一、調查研究的概念
二、調查研究的應用領域
三、調查研究的題材
四、調查研究發展簡介
第二節問卷設計
一、問卷的結構
二、問卷設計的原則
三、問卷設計的步驟
四、題型及答案的設計
五、問題的語言及提問方式
六、問題的數量與順序
第三節調查資料的收集方法
一、自填問卷法
二、個別發送法
三、郵寄填答法
四、集中填答法
五、電話訪問法
第四節調查的組織與實施
一、調查員的挑選
二、培訓調查員的方法
三、聯系被調查者
四、調查過程的管理與質量
第八章實驗研究
第一節實驗的概念與邏輯
一、實驗及其基本要素
二、實驗的邏輯
三、實驗的特點與意義
第二節實驗的程序與類型
一、實驗研究的程度
二、尋找兩組相同的對象
三、對自變量的操縱
四、實驗的分類
第三節基本實驗設計
一、經典實驗設計
二、更為復雜的實驗設計
第四節實地實驗
一、從傳統人與現代人
二、群體間的沖突
第五節影響實驗正確性的因素
一、重大事件的影響
二、實驗對象的發育所造成的影響
三、前后測環境不一致的影響
四、實驗對象選擇與缺損的影響
第九章文獻研究
第一節文獻與文獻研究
一、文獻的類型
二、文獻研究及其類型
第二節內容分析
一、內容分析的概念與例子
二、內容分析的程序
第三節二次分析
一、二次分析的含義
二、二次分析的步驟
第四節現存統計資料的分析
一、現存統計資料分析的概念
二、現存統計資料分析的方法
三、現存統計資料分析的主要步驟
四、現存統計資料分析的效度與信度
第五節文獻研究的特點
一、文獻研究的優點
二、文獻研究的缺點
第十章實地研究
第一節實地研究及其類型
一、實地研究的概念
二、個案研究的概念
三、實地研究的例子
第二節實地研究的過程
一、選擇研究背景
二、獲準進入
三、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關系
四、實地研究中的記錄
第三節觀察法
一、觀察的概念及其類型
二、參與觀察中觀察者的角色
三、參與觀察法的特點
四、參與觀察法的應用
第四節無結構訪談法
一、無結構訪談的含義及其分類
二、進行無結構訪談的要點
三、訪談控制的方法
四、集體訪談
第五節實地研究的特點及應用
一、實地研究方式的主要優點
二、實地研究方式的主要缺點
第十一章定量資料分析
第一節資料的整理與錄入
一、資料的審核
二、資料的轉換
三、數據錄入
四、數據清理
第二節單變量統計分析
一、單變量描述統計
二、單變量推論統計
第三節雙變量統計分析
一、交互分類與卡方檢驗
二、不同層次變量的相關測量與檢驗
三、回歸分析
第四節多變量統計分析
一、闡釋模式
二、復相關分析
三、多元相關分析
第十二章定性資料分析
第一節定性資料及其形式
一、定性資料及分析的概念
二、定性資料的特點
三、定性資料分析與定量資料分析差別
四、定性資料分析的目標
第二節定性資料分析的若干性質
一、概括性的問題
二、測量與比較問題
三、推斷因果聯系的問題
四、實地證據的總結與表達問題
第三節定性資料的整理
一、整理筆記與建立檔案
二、定性資料的編碼
三、形成概念
四、撰寫分析型備忘錄
第四節定性資料分析的過程與方法
一、定性資料分析的基本過程
二、幾種定性資料分析方法
第十三章撰寫研究報告
第一節研究報告的類型及撰寫步驟
一、研究報告及其類型
二、研究報告的一般結構
三、研究報告的撰寫步驟
四、研究報告的“沙漏”形式
第二節導言
一、研究的問題及其背景
二、文獻評論
三、介紹自己的研究
第三節方法
一、有關研究方式、研究設計的介紹
二、有關研究對象的介紹
三、有關資料收集方法的介紹
四、有關資料分析方法的介紹
五、對研究的質量及局限性的說明
第四節結論與討論
一、結論
二、討論
第五節小結、摘要、參考文獻及附錄
一、小結和摘要
二、參考文獻
三、附錄
第六節撰寫研究報告應注意的問題
一、行文要則
二、引用與注釋
四、參考書目
1.風笑天.社會學研究方法(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原文標題:西北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管理學院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自命題《社會研究方法》科目參考大綱
原文鏈接:https://yjsy.nwnu.edu.cn/2022/0629/c2701a192505/page.htm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大綱:西北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管理學院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自命題《社會研究方法》科目參考大綱”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考研復試大綱信息,請持續關注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