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考試說明
一、考試目的:
本課程以理解統計思想為根本、講授現代社會調查方法和統計方法為手段,以使學生掌握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釋數據等統計方法為目的。該考試科目主要考察考生是否扎實地掌握統計學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正確體會和理解統計學的基本思想。注重考查考生運用統計學的知識和技能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范圍:見考試內容
三、考試基本要求:
1.掌握現代社會調查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數據收集和處理的基本方法。
3.掌握數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具有運用統計方法分析數據和解釋數據的基本能力。
四、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 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允許使用計算器(僅僅具備四則運算和開方運算功能的計算器),但不得使用帶有公式和文本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2. 答題時間與滿分: 本試卷答題時間 180 分鐘,滿分 150 分。
3. 題型及分值
考試題型主要有:名詞解釋、簡答題、計算分析題、論述題。
五、參考書目:
1. 馬立平、劉娟編著,應用統計學(第三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9. 4.
2. 風笑天主編,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第四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9.10 (重點章節為第一章~第十章、第十五章)。
第二部分 考試內容
(一)總論
考試內容:統計學的性質和研究對象;社會調查的目的、基本原理與過程;統計學的研究方法;統計學中的基本概念。
考試要求:掌握統計學研究對象的特點,熟悉統計學的含義,了解統計學的研究方法;掌握現代社會調查的目的和特點;理解統計學的研究對象;熟悉統計指標的種類及其計算;掌握和應用統計數據的計量尺度和統計數據的類型;熟悉社會調查的一般過程。
(二)統計數據的搜集
考試內容:搜集資料的方式方法、調查方案設計和問卷設計。
考試要求:掌握社會調查的類型和題材,特別是普查和抽樣調查、傳統社會調查與現代社會調查的意義、作用和各自的優缺點,以及它們的應用范圍;掌握社會調查中的測量及其特點;熟悉統計調查的不同種類劃分;熟悉統計調查方案的內容;理解問卷編制的基本技術,能夠針對一定的問題編制調查問卷。
(三)統計分組與次數分布
考試內容:統計分組;次數分布;統計表
考試要求:掌握設計統計分組的基本原則和正確選擇分組標志的要點;掌握按標志特征分組和按標志多少分組的方法;熟悉次數分布數列的編制步驟;掌握組距數列中的組距和組數、組限和組中值、等距分組和異距分組的含義及其計算方法;熟悉次數分布的表示方法中,頻數、頻率、累計次數和頻數密度的含義和計算方法。
(四)數據的統計量描述
考試內容:集中趨勢的測度;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算術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的關系;離散程度的測度;極差與四分位差;方差與標準差;離散系數。
考試要求:了解各統計量的概念、計算公式等,理解各概念間的關系,掌握不同的計算公式及使用,能正確運用所學統計量分析問題。
(五)抽樣推斷
考試內容:抽樣推斷及其基本概念、抽樣誤差、樣本單位數;點估計和區間估計;假設檢驗。
考試要求:熟悉抽樣推斷及其基本概念,特點和作用。掌握抽樣推斷中總體、樣本及樣本容量、參數和統計量的概念,以及常用的統計量樣本均值、樣本方差、樣本矩、樣本成數的概念。
掌握樣本平均數和樣本成數抽樣平均誤差的計算方法;掌握樣本平均數和樣本成數極限誤差的計算方法;掌握抽樣極限誤差、概率度、抽樣平均誤差三者的關系。熟悉抽樣誤差的概念和影響抽樣誤差的因素;熟悉抽樣誤差允許范圍、極限誤差及概率、概率度的含義。了解計算抽樣平均誤差的意義。
掌握必要抽樣單位數目的計算方法。熟悉影響樣本單位數的因素,及其與確定樣本數目的關系。
熟悉參數估計的概念;熟悉參數的點估計、估計量與估計值的含義;熟悉矩估計法和最大似然估計法。了解估計量的評選標準—無偏性、有效性,并會驗證估計量的無偏性。熟悉參數區間估計的一些基本概念;熟悉一個正態總體的均值和方差的置信區間的求法。
了解假設檢驗的基本思路,掌握不同參數的檢驗方法,能正確運用參數假設檢驗的方法分析實際問題。
(六)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
考試內容:相關關系、相關分析、回歸分析
考試要求:熟悉相關關系的基本概念和特點;熟悉相關關系的種類。熟悉相關關系的描述方法—相關表與相關圖;熟悉相關系數的含義、相關系數的特點;熟悉相關系數的計算方法和相關系數的顯著性檢驗方法。
熟悉回歸分析的概念和回歸分析包括的主要內容;熟悉回歸分析與相關分析的區別。
掌握在最小二乘準則下求回歸方程的最小二乘法;掌握利用一元線性回歸方程進行預測的方法。熟悉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檢驗方法;熟悉一元線性回歸方程的基本形式及方程中待定參數的意義。
了解非線性回歸的概念;了解幾種常見的非線性回歸式—雙曲線型、指數曲線型、冪函數曲線、對數曲線、拋物線型。
(七)時間數列
考試內容:時間數列和時間數列的分析指標、時間數列的長期趨勢分析、季節變動和循環變動分析。
考試要求:掌握不同種類時間數列的特點和編制原則。了解時間數列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序時平均數的含義及其計算方法;掌握增長量與平均增長量的計算方法。熟悉根據時間數列計算各種水平指標的意義。掌握發展速度和增長速度的計算方法;掌握平均發展速度與平均增長速度的計算方法。熟悉根時間數列計算各種速度指標的意義;熟悉環比發展速度與定基發展速度的關系;熟悉計算和應用平均速度應注意的問題。
掌握測定長期趨勢的各種方法的特點;熟悉測定長期趨勢的移動平均法的具體步驟。
熟悉根據時間數列特征采用適當數學模型進行趨勢預測的方法;熟悉用移動平均趨勢剔除法測定季節性因素的方法。
了解時間數列的基本構成要素和時間數列分解模型的概念;了解循環波動及不規則波動測定的基本方法。
第三部分 題型示例
計算分析題:為了研究某種商品需求量與價格的關系,現調查取得以下數據:(20 分)


要求:
(1)試根據上述資料計算價格與需求量的簡單相關系數;
(2)擬合需求量對價格的直線回歸方程,并解釋回歸系數的意義。
解:
解:


原文標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自命題科目大綱(陸續更新中)
原文鏈接:https://yjs.cueb.edu.cn/zsks/zsdt/134924.htm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大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703《統計學原理》考試大綱”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考研復試大綱信息,請持續關注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