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905科目名稱:新能源技術
考試范圍:
一、概述
《新能源技術》是清潔能源技術專業的基礎課程,考核學生對新能源技術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術的掌握程度,重點考核學生對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氫能和地熱能等新能源的概況、發展前景、基本原理、技術和應用等方面的熟練程度以及運用上述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主要內容
1.太陽能及其應用
太陽能及其應用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太陽能資源優勢和不足,太陽能光熱轉換原理與技術,太陽能光電轉換原理與技術,太陽能-氫能轉換利用,太陽能-生物質能轉換利用,太陽能-機械能轉換利用。
2.風能及其利用技術
風能的特點、基本特征參數和資源分布,風能轉換原理與技術,風能利用的主要形式,風力發電系統及其關鍵部件,風力發電場,風力發電技術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3.生物質能及其應用
生物質能及其應用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生物質能開發的意義及面臨的挑戰,生物質主要分類、特點和利用方式,生物質壓縮成型技術原理、工藝流程分析,生物質成型燃料優勢、劣勢及其應用和發展趨勢分析,生物質沼氣產生的基本原理、技術和應用,燃料乙醇生產技術和未來開發方向,生物質直接燃燒技術及應用,生物質氣化原理與技術,生物質熱解原理與技術,生物質直接液化技術,先進生物燃料的概念、特點及制取技術,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技術。
4.氫能及其應用
氫氣的性質、特點和氫氣常見的化學反應,氫能的資源狀況和特點,水分解法制氫原理和技術,生物質制氫原理與技術,太陽能制氫原理與技術,化石能源制氫原理與技術,氫氣純化、儲存和運輸技術,氫氣在燃氣輪機發電系統中的應用,氫燃料電池技術,燃料電池的基本原理、特點和用途,氫能的利用現狀和發展趨勢以及影響氫能商業化進程的因素。
5.地熱能及其應用
地熱能相關基本概念,地熱能的來源和特點,地熱能的資源狀況和分類,地源熱泵原理、技術、發展現狀和應用,地熱干燥技術,地熱發電技術及應用
6.其他新能源及其應用
核能及其應用,核能發電的特點和系統組成,核聚變原理和可控利用,核反應堆概念、分類和特點;海洋能能量形式、特點及其應用;天然氣水合物性質、形成原理和分布特性,天然氣水合物開采和開發利用技術。
三、題型要求及分數比例
1.名詞解釋、填空、判斷、選擇題等約20%;2.簡答分析(包括理論分析、論證和畫圖分析等)題約60%;3.論述題約20%。
四、參考書目
馮飛、張蕾等編著,新能源技術與應用概論(第二版),化學工業出版社,2016年
科目代碼:932科目名稱:農業機械學
考試范圍:
一、考查目標
農業機械學是農業機械化工程的專業核心課程,是本專業其他基礎理論知識綜合應用的一門課程,主要考核學生對農業機械學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了解程度,考核對農業機械裝備工作原理、組成結構、適應范圍等熟練程度以及運用上述知識解決農業生產中新設備的開發設計能力。
二、考試的學科范圍
本課程的考試包括緒論、耕地機械、整地機械、中耕與植保機械、谷物收獲機、谷物清選機械、谷物脫粒機械、干燥和種子加工機械、玉米收獲機械等部分的相關理論與技術。
三、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試卷分值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2.考試方式
閉卷筆試形式。
3.試卷內容及結構
考試主要包括土壤耕作的目的意義、鏵式犁的構造原理、旋耕機的構造原理、整地機械的類型和結構、播種施肥機械的內容(包括播種施肥的技術要求、播種機的一般構造、典型排種器的結構與設計、播種機的輔助部件、施肥機械等)、中耕與植保機械(包括除草技術及發展現狀、植物保護機械)、節水灌溉機械(包括農用水泵、節水灌溉機械化技術等)、谷物收獲機(包括收割機、脫粒機、谷物聯合收割機、玉米收割機械等)、谷物清選、干燥和種子加工機械和經濟作物收獲機械等內容。
題型結構主要包括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分析論證四種題型。
四、考查要點
1.緒論
我國農業機械化的作用與地位、農業機械裝備的特性以及國內外農業機械的發展現狀、趨勢與面臨任務。
2.土壤耕作機械
了解土壤耕作目的與方法,并以此為基礎掌握耕作土壤的物理學性質,進而掌握鏵式犁的結構、工作原理以及調整方法。
3.整地機械
了解整地機械的技術要求,掌握旋耕機、圓盤耙的構造與原理,特別是圓盤耙的調整方式、旋耕機結構參數對工作性能的影響。
4.播種施肥機械
了解播種機的技術要求,掌握播種機的一般構造,掌握播種施肥機械核心部件的工作原理與結構、排種施肥機械的性能分析等。
5.中耕與植保機械
了解中耕植保機械的技術要求,掌握中耕植保機械的類型、結構、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
6.收割機械
了解收割機的類型,掌握收割機的割臺(含切割器、撥禾輪、輸送裝置)的組成結構、工作原理、調整方式以及主參數對工作性能的影響規律分析。
7.脫粒機械
了解脫粒機械的技術要求、基本概念和脫粒方式,掌握脫粒機械(含脫粒裝置、分離裝置和清選裝置)的工作原理、組成結構和工作分析。
8.谷物清選、干燥和種子加工機械
了解谷物清選、干燥和種子加工機械的主要方式和基本理論,熟悉其組成結構和工作原理,學會結構參數對作業性能的影響分析。
9.玉米收獲機械
了解玉米收獲的工藝和玉米聯合收獲機的一般構造、工作過程,掌握玉米收獲機關鍵部件的工作原理及主參數確定方法。
五、參考書目
耿端陽,等.新編農業機械學.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1.
科目代碼:876科目名稱:農業機械化管理學
考試范圍:
一、考查目標
《農業機械化管理學》以農業科學理論為基礎,以農業生產信息為對象,以計算機技術為支撐,研究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中應用的理論與方法,目的是為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提供新的思路、手段和途徑。
二、考試的學科范圍
本課程的考試包括農業機械化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農機化作業機組的編制與組織管理,機械化作業工藝方案設計,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農業機械系統的選型與配備設計,農業機械作業系統優化,農業機器的技術管理,農業機械化技術經濟分析等部分的相關理論與技術。
三、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試卷分值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2.考試方式
閉卷筆試形式。
3.試卷內容及結構
考試主要包括農業機械化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農機化作業機組的編制與組織管理,機械化作業工藝方案設計,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農業機械系統的選型與配備設計,農業機械作業系統優化,農業機器的技術管理,農業機械化技術經濟分析等內容。
題型結構主要包括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簡答題、綜合題等題型。
四、考試要點
1.緒論及運用原理
了解農業機械化的基本概念、農業機械化發展模式及特點;農業機器運用管理學的目的和任務;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及存在問題;農業機組的動力性能、經濟性能及運動性能合理利用的基本概念、理論、原理;牽引力、附著力、工作阻力及牽引功率的計算方法及影響因素;能夠合理地進行選型配備。
2.農機技術管理
農業機器計劃預防維護制度的內容和制定依據;農業機器試運轉目的及規程;農業機器正確使用、保管的方法,技術診斷的作用、任務和方法。
3.農業機械化管理與組織
農業機器系統的概念、機群管理的目的和意義及評價指標;農業機器作業生產率;機械作業計劃及選型配備計算;農機具更新計算的程序和方法。
4.管理學基礎理論
農機管理的基本內容;價值工程的內容、特點及實施過程;質量管理的PDCA循環在農機設計的應用。
5.農業機械化的經濟管理
農業機械化技術經濟分析概念及理論基礎;技術經濟研究的方法;農業機械化技術經濟效果指標體系;農業機械化的作業成本;機組的編組計算及評價。
6.農業機器作用系統優化
了解流水作業法,掌握農業機具線性規劃配備模型建立方法;了解關鍵作業期、非關鍵作業期及非線性配備法等。
7.農業機械化服務系統優化
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標準;農機化服務體系的構成;農機化可行性研究及農機試驗鑒定與推廣的程序和方法。
五、參考書目
李洪文.農業機械化生產學(上冊)(第二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8.
科目代碼:931科目名稱:工程力學
考試范圍:
一、靜力學基本概念和物體的受力分析(熟練掌握)
靜力學公理;工程中常見約束的特點與約束反力;物體的受力分析。
二、力學簡化和力系平衡(熟練掌握)
平面匯交力系的合成與平衡;平面力偶系的合成與平衡;平面任意力系的簡化與平衡;物體系統的平衡;平面簡單桁架的內力計算。
三、材料力學概述:(熟練掌握)
材料力學的任務和研究對象、基本假設、應力和應變等概念,桿件變形的基本形式。
四、軸向拉伸、壓縮與剪切、擠壓:(熟練掌握)
軸向拉壓桿的內力、軸力圖,橫截面和斜截面上的應力,軸向拉壓的應力、變形,軸向拉壓的強度計算;軸向拉壓時材料的力學性質;剪切和擠壓的實用計算。
五、圓軸扭轉:(熟練掌握)
外力偶矩的計算、扭矩和扭矩圖;圓軸扭轉時任意截面的扭矩,扭轉切應力,圓軸扭轉時任意兩截面的相對扭轉角;圓及圓環形截面的極慣性矩及抗扭截面模量的計算。圓桿扭轉(包括薄壁圓筒的扭轉)的強度條件和剛度條件。
六、梁的平面彎曲問題:(靈活運用)
剪力圖和彎矩圖;梁純彎曲時的基本假設,彎曲時正應力的計算,矩形截面梁和工字形截面梁的切應力計算,強度校核,提高梁彎曲強度的措施;梁的撓度曲線及其近似微分方程,求解梁的撓度和轉角,梁的剛度校核,提高梁彎曲剛度的措施。
七、應力和應變分析與強度理論:(熟練掌握)
應力狀態、主應力和主平面的概念,二向應力狀態的解析法和圖解法;計算斜截面上的應力、主應力和主平面的方位;廣義胡克定律和二向應力解析法的應用;四種常用的強度理論。
八、組合變形:(靈活運用)
拉(壓)與彎曲組合變形,圓軸扭轉與彎曲組合變形。
九、壓桿穩定:(靈活運用)
壓桿穩定的概念;常見約束下細長壓桿的臨界壓力、歐拉公式;壓桿臨界應力以及臨界應力總圖;壓桿穩定計算;中柔度桿臨界應力的經驗公式;提高壓桿穩定的措施。
十、參考書目
王延遐等主編,工程力學科學出版社
科目代碼:832科目名稱:食品化學
考試范圍:
食品化學的概念及研究內容;水分;碳水化合物;脂類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食品中的色素物質;食品滋味和呈味物質;食品香氣和呈香物質;食品添加劑。
一、水的結構和理化特性;食品中的水分狀態;水分活度和水分等溫吸濕線的概念和意義,水分活度和食品穩定性之間的關系。
二、碳水化合物的概念、結構和分類,食品中主要碳水化合物;單、雙糖的物理及化學性質;淀粉的特性在食品中的應用:糊化、老化的機理、影響因素及作用,羰氨褐變的反應機理、影響因素及其應用;果膠凝膠的形成機理、影響因素及其在食品中的應用;食品中的低聚糖和膳食纖維。
三、脂類化合物的共同特征、分類;天然脂肪及脂肪酸的組成和命名;油脂的物理性質,油脂在加工、貯藏過程中的變化;油脂水解和油脂酸敗的概念、機理及影響因素;油脂的質量評價,磷脂和膽固醇的結構和性質。
四、蛋白質的組成及結構;蛋白質的分類;氨基酸的理化性質;蛋白質的理化性質,變性作用、膠體特性、沉淀作用等機理及影響因素;蛋白質在食品加工、貯藏過程中發生的物理、化學及營養變化以及如何利用或防止這些變化。
五、維生素的概念及生物學意義,維生素的分類及來源;食品中維生素在加工、貯藏中的變化。
六、食品中礦物質的分類及其存在形式;礦物質在生物體內的功能;礦物質對食品性狀的影響;礦物質的生物有效性及影響生物有效性的因素;酸性食品與堿性食品。
七、物質顏色與結構的關系;食品中的天然色素與合成色素;葉綠素、血紅素、多酚類色素的性質、加工貯藏過程中的變化及抑制措施;酶促褐變的反應機理及影響因素。
八、食品味的形成及分類;食品中各種呈味物質的呈味特點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
九、嗅覺生理學;化合物的氣味和分子結構;食品中氣味成分及其形成途徑;食品香味增強劑的特點及其在食品中的應用。
十、食品添加劑的概念、作用、分類、食品添加劑的一般要求;常見食品添加劑。
十一、參考書目
闞建全主編,食品化學,第2版,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8
科目代碼:341科目名稱:農業知識綜合三(農業工程與信息技術專業)
考試范圍
一、機械設計(60分)
1.1機械零件的強度
(1)掌握疲勞極限概念、兩種材料疲勞曲線及其方程的應用、材料無限壽命疲勞極限和有限壽命疲勞極限的確定方法。
(2)熟練掌握塑性材料機械零件的簡化極限應力圖的繪制和應用。對于在非對稱循環應力下工作的零件,應能在該圖上找到工作應力點和求出極限應力點,判斷零件可能發生的失效形式。了解影響實際零件疲勞極限的因素。
(3)熟練掌握單向穩定變應力時機械零件疲勞強度的三種校核計算;單向不穩定變應力時的疲勞強度計算。
(4)了解在雙向穩定變應力下工作的零件其疲勞強度的計算方法。
(5)了解兩平行圓柱體相壓的接觸應力計算。
1.2螺紋連接和螺旋轉動
(1)了解連接螺紋的主要參數;螺紋連接的主要形式、特點和應用,掌握它們的結構和畫法;螺紋連接件的常用材料、強度級別,掌握螺紋連接許用應力的確定;掌握螺紋連接的預緊和防松;螺栓組結構設計的一般原則;掌握分別受用橫向載荷、旋轉力矩,軸向載荷和翻轉力矩的四種典型螺栓組的受力分析方法。
(2)掌握普通螺栓和鉸制孔用螺栓的不同失效形式和計算準則,熟練掌握松螺栓連接、只受預緊力作用的緊螺栓連結、受預緊力和軸向工作載荷的緊螺栓連結、受橫向載荷的鉸制孔螺栓連結的螺栓強度計算。
(3)了解提高螺栓連接強度的措施。
1.3鍵、花鍵、無鍵連接和銷連接
(1)了解鍵連接的類型、特點和應用。
(2)掌握平鍵連接的失效形式,尺寸選取和強度校核計算;半圓鍵、楔鍵、切向鍵的強度計算;各類花鍵連接的特點、定心方式和應用;矩形花鍵連接的強度校核計算。
(3)了解銷連接的種類和應用。
1.4帶傳動
(1)了解各種帶傳動的類型和傳動特點;掌握V帶的結構、型號和規格;帶傳動中各力的關系;理解帶傳動的彈性滑動和打滑概念。
(2)掌握帶傳動中的應力分布規律,最大應力的位置及應力的計算;帶傳動的失效形式,計算準則及工作能力的確定方法。
(3)了解影響V帶傳動傳遞功率的各主要因素;掌握V帶傳動的設計步驟;V帶傳動設計參數的合理選擇原則;V帶帶輪的結構型式;V傳動張緊裝置的應用。
1.5鏈傳動
(1)了解鏈傳動的主要類型、特點和應用;套筒滾子鏈鏈條結構與規格,鏈輪材料與結構;鏈速不均勻性及動載荷;鏈傳動的受力分析;套筒滾子鏈傳動的主要失效形式;套筒滾子鏈的額定功率曲線及其使用方法;套筒滾子鏈傳動的設計步驟。
(2)掌握設計參數的合理選擇原則。
(3)了解鏈傳動的布置和潤滑
1.6齒輪傳動
(1)掌握直齒、斜齒圓柱齒輪主要幾何尺寸計算。
(2)了解齒輪傳動的五種失效形式,失效產生原因,為防止失效而采取的相應措施。
(3)掌握閉式和開式齒輪傳動的計算準則;了解對齒輪材料的基本要求和選用原則;掌握常用的齒輪材料及熱處理方法;熟練掌握圓柱齒輪傳動的工作載荷和計算載荷的概念,明確各載荷系數物理意義。
(4)熟練掌握圓柱齒輪傳動的法向力及各分力的數值計算和方向判斷;了解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模型,嚙合區輪齒受載情況,最大載荷作用點的位置及簡化計算方法。掌握齒面接觸疲勞強度,齒根彎曲疲勞強度的計算方法,能應用公式進行設計或校核計算。
(5)掌握圓柱齒輪傳動主要參數的選擇原則;直齒圓錐齒輪的各主要參數及幾何關系;熟練掌握直齒圓錐齒輪傳動的受力分析。
(6)了解直齒圓錐齒輪的強度計算特點;齒輪常用結構形式;齒輪傳動的潤滑方式及其與齒輪圓周速度的關系;齒輪傳動所使用的潤滑劑。
1.7蝸桿傳動
(1)了解蝸桿傳動的主要參數;掌握蝸桿分度圓導程角、分度圓直徑及傳動中心距等主要幾何尺寸的計算;了解蝸桿和蝸輪的齒面滑動速度;嚙合效率的計算;導程角對嚙合效率的影響、自鎖條件;蝸桿傳動發生膠合和磨損的原因;蝸桿傳動的失效形式、閉式蝸桿傳動的計算準則;掌握蝸桿傳動的受力分析。
(2)了解對蝸桿材料,蝸輪材料的基本要求和選用原則;掌握蝸桿和蝸輪的常用材料和使用條件;蝸輪齒面接觸疲勞強度和齒根彎曲疲勞強度的計算方法。
(3)了解蝸桿傳動主要參數的選擇原則;蝸桿傳動的剛度計算和熱平衡計算;蝸桿和蝸輪的結構。
1.8滑動軸承
(1)了解推導一維雷諾方程的假定條件及建立油膜微單元體的力平衡關系的過程;掌握一維雷諾方程的常用形式。
(2)熟練掌握動壓油膜的承載機理及建立動壓油膜的必要條件;單油楔向心軸承的工作狀況;單油楔向心軸承的主要幾何參數;單油楔向心軸承的承載能力的計算。
(3)了解向心滑動軸承熱平衡計算的意義及熱平衡計算的一般步驟;向心滑動軸承主要參數的選擇原則;非液體潤滑滑動軸承的校核計算。
(4)了解滑動軸承的結構型式;滑動軸承材料的選用原則;常用滑動軸承材料的主要性能和特點。了解軸瓦的結構。
1.9滾動軸承
(1)掌握滾動軸承類型的選用原則,對于幾種常用軸承應能根據載荷、轉速、剛性及調心性能合理選用。
(2)掌握滾動軸承的代號表示法,特別應熟悉表示軸承內徑尺寸、直徑系列和軸承類型的中段代號以及表示軸承精度等級的前段代號。
(3)滾動軸承工作時軸承元件上的載荷分布;滾動軸承工作時軸承元件上的載荷及應力變化情況;滾動軸承的失效形式和計算準則。
(4)掌握基本額定壽命、基本額定動載荷、當量動載荷等基本概念;軸承壽命計算的基本公式;滾動軸承當量動載荷的計算;掌握角接觸軸承和圓錐軸承的載荷計算。了解基本額定靜載荷,當量靜載荷概念;滾動軸承當量靜載荷的計算方法。
(5)掌握簡單的軸承組合結構的設計;掌握軸承組合結構的結構錯誤分析和改正方法。
1.10聯軸器和離合器
掌握聯軸器與離合器的主要類型和用途;了解聯軸器和離合器的結構特點、工作原理;掌握常用聯軸器正確選擇和計算方法;掌握常用離合器的正確選擇。
1.11軸
(1)掌握轉軸、心軸和傳動軸的承載特點;了解對軸材料的基本要求和選用原則;按使用條件確定軸的結構形狀尺寸;掌握零件在軸上的固定的方法。
(2)了解提高軸的疲勞強度的方法,軸的結構工藝性;熟練掌握軸的強度計算三種方法的特點,使用條件和應用范圍;了解軸的剛度、振動穩定性的概念。
二、程序設計(60分)
2.1基本知識
掌握C語言的數據類型;C語言中各種類型常量的表示法;各類數值型數據間的混合運算;C運算符;關系表達式及運算,邏輯表達式及運算。
2.2順序、選擇與循環結構程序設計
(1)賦值語句,格式輸入與輸出。
(2)if語句,switch語句。
(3)goto、while、do-while、for、break、continue語句。
2.3數組
(1)掌握一維、二維、字符數組的定義和引用;
(2)掌握數組的定義、數組元素的引用、數組的初始化,掌握與字符串相關的庫函數。
2.4函數
(1)函數定義與調用,局部變量和全局變量,變量的存儲類型,內部函數與外部函數。
(2)掌握函數的定義語法,掌握函數調用中參數的傳遞機制;掌握局部變量和全局變量的有效范圍,掌握auto、static、register、extern變量的概念及特性。
2.5指針
(1)了解地址和指針的概念,數組的指針和指向數組的指針變量,字符串的指針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針變量,函數的指針和指向函數的指針變量,指針數組和指向指針的數組。
(2)掌握地址和指針的基本概念;重點掌握如何使用指針來處理數組、字符串以及結構體;掌握函數指針的基本概念以及使用。
2.6結構體和共同體
(1)掌握結構體變量的定義和使用方法,指向結構體類型變量的指針,用指針處理鏈表,共同體變量的定義和使用方法,枚舉類型。
(2)掌握結構體類型變量的定義、結構體變量的引用、結構體變量的初始化方法;掌握結構體數組的定義、初始化和結構體數組的應用;掌握共同體變量的定義和使用方法;掌握枚舉類型的一般概念、定義格式及使用方法。
2.7位運算
(1)了解位運算符和位運算,位段。
(2)了解位運算符的使用方法,能利用它們處理具體問題;了解位段的概念及使用規則。
2.8文件
(1)了解文件類型指針,文件操作,包括打開、關閉、讀寫和定位等。
(2)掌握FILE的定義以及對文件進行的各種操作的庫函數。
三、農學概論(30分)
3.1農學的基本概念與特點
掌握農學、農業的概念,農學的性質及特點,作物生產的地位與作用,了解作物生產發展的目標和途徑。
3.2作物的起源、分類與分布
掌握栽培作物的特點,主要作物的起源中心,狹義作物的概念,作物分類方法,了解作物傳播方式和我國種植業分區。
3.3作物的生長發育與產量、品質
(1)掌握作物生長、發育、作物生育期、生育時期、作物溫光反應特性、頂端優勢、種子的休眠等概念,明確主要作物的生育時期,作物器官生長的相關性,種子萌發過程及要求的環境條件,作物各器官的形態特征、組成、功能、變態及生長過程。
(2)掌握作物產量、品質、作物群體、群體結構、密度的概念,明確作物產量形成特點以及各產量構成因素的關系,群體結構的組成、分布,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徑,作物品質的指標、類型以及影響作物品質的因素。
3.4作物生產與環境條件
(1)掌握光照對作物生長發育的影響,作物溫度三基點、有效積溫的概念,極端溫度對作物產生的危害,水分的生理生態作用,我國水資源的特征,旱、澇害以及大氣環境對作物生產的影響。
(2)掌握土壤、土壤資源、土壤肥力、作物營養臨界期的概念,明確土壤的組成,土壤質地的類型,作物必需的營養元素及判斷標準等。
3.5作物種植制度
(1)掌握種植制度、作物布局的概念,明確建立合理種植制度的原則,作物布局的地位和作用,作物布局的原則以及作物布局設計。
(2)掌握復種、間作、混作、套作、輪作、連作的概念,明確復種的意義、條件技術及主要方式,間作、混作、套作的意義、效益原理、技術及主要類型,輪作的意義、連作的危害、特點應用及主要輪作類型。
3.6作物育種及種子產業
(1)掌握種子、品種、育種目標、引種、雜種優勢、雜交育種的概念,明確品種的特征,品種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現代農業對品種的要求,制定育種目標的基本原則,選擇的基本方法,育種程序,作物育種的主要方法,特別是引種的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系統育種的方法,雜交親本的選配原則、雜交方式及雜交技術,遠緣雜交的作用,雜種優勢的表現和利用途徑。
(2)掌握種子產業、良種繁育、種子檢驗的概念,明確現代種子產業的目標和主要途徑,品種審定的程序,良種繁育的任務、程序,品種混雜退化及防止方法,了解種子檢驗的內容和種子經營的基本原則。
3.7作物生產技術
掌握密度、有機肥料、復合肥、基肥、種肥、追肥、需水臨界期、作物灌溉制度、灌溉定額的概念,明確高產土壤的特點及土壤培肥的措施,土壤基本耕作及表土耕作的作用及方法,播種前種子處理的方法,播種期確定的依據,播種方法,合理密植增產原因及確定合理密植的原則,施肥的基本原則,無機肥料的種類,作物的施肥方法,灌溉方法,地膜覆蓋的效應和不同作物的收獲適期和收獲方法。
3.8植物保護
掌握植物保護、有害生物、作物蟲害、病害循環、農田雜草的概念,明確昆蟲的生殖方式、昆蟲的個體發育階段以及昆蟲的主要習性、害蟲危害的癥狀以及害蟲的主要防治方法,作物病狀、病癥的類型、作物病害的病原生物、病原物的侵染過程、作物病害的防治方法。
3.9作物生產現代化
掌握作物生產現代化、現代作物生產的特點,了解什么是作物生產機械化、作物生產設施化、作物生產標準化、作物生產智能化、作物生產安全化以及發展趨勢。
四、參考書目:
1.楊可楨.機械設計基礎(第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譚浩強.C語言程序設計(第3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3.李存東.農學概論(第二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
科目代碼:341科目名稱:農業知識綜合三(食品加工與安全專業)
考試范圍
一、食品衛生學(50分)
1.掌握食品安全與衛生學的主要內容,了解食品安全與衛生學的形成與發展狀況、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及國內外食品安全現狀,熟悉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的種類,有害因素的分類。
2.掌握常見細菌性污染的菌屬及其危害、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掌握食品腐敗變質本質和控制細菌的生長繁殖方法;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概念。
3.掌握細菌性食物中毒、真菌食物中毒、致病性病毒的種類;掌握食源性寄生蟲及其危害。
4.掌握動植物天然有毒物質的定義及種類、中毒條件。
5.掌握環境污染(大氣、水體、土壤、環境激素)、化學物質(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的危害;掌握容器和包裝材料污染的危害。
6.掌握N—亞硝基化合物、多環芳烴和二噁英污染及其預防。
7.掌握各類食品及加工過程中存在的主要衛生問題及控制措施。
8.掌握HACCP、GMP和SSOP的概念。掌握HACCP計劃的制定包括哪些方面、制定HACCP體系的基本原則。
二、食品安全管理與法規(50分)
1.了解法律法規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國的立法過程和食品法律法規的體系和淵源。掌握食品法律法規的概念、適用范圍、食品行政執法與監督。
2.了解我國食品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及其結構,重點掌握《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內容。明確法律法規對食品生產的要求。
3.了解國際食品法律法規的基本概況,掌握其實質性要求;了解有關發達國家食品標準和法律法規體系,掌握WTO/TBT協定和WTO/SPS協議主要內容。采用國際標準的原則和方法;
4.了解標準的分類和標準體系;明確標準和標準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掌握標準的結構、制定標準的基本原則和一般程序。
5.了解食品基礎標準;熟悉綠色食品標準、有機食品標準、無公害食品、保健食品標準、輻照食品標準的相關內容。了解食品檢驗方法標準、食品添加劑標準、食品流通標準。
6.掌握食品良好生產規范(GMP)的內容,了解實施GMP的意義,了解衛生標準操作程序的內容,掌握HACCP體系的七大原理及食品生產中的應用實例。
7.掌握食品安全法(2018)。
三、食品分析與檢驗技術(50分)
1.了解食品分析與檢驗的性質、任務和作用,掌握食品分析與檢驗的內容,了解國內外食品分析檢驗技術的發展動態。
2.了解正確采樣的重要性,掌握采樣步驟、采樣的一般方法、采樣數量、采樣的注意事項,掌握樣品的制備及保存方法。
3.了解樣品預處理的原則,掌握食品分析常用的樣品預處理方法、原理。
4.掌握分析方法的評價指標及測定結果差異性的檢驗方法。
5.掌握食品分析的誤差來源、控制和消除方法,掌握分析數據的處理方法。
6.了解感官檢驗的意義,掌握感官檢驗的種類、基本要求、常用方法和感官檢驗數據的統計分析。
7.了解食品物理檢驗的意義,掌握相對密度法、折光法、旋光法等物理檢驗方法的基本原理。
8.了解水分的作用、存在狀態及水分測定的意義,掌握水分測定常用方法、原理、特點、適用范圍及注意事項。了解測定水分活度值的意義,掌握水分活度值的定義、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的區別、水分活度值的常用測定方法、原理。
9.了解灰分測定的意義,掌握灰分的含義、總灰分的測定方法、原理、測定條件選擇,掌握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測定方法。掌握鈣、鐵、碘等礦物元素的測定方法、原理。
10.了解脂類測定的意義,掌握脂類的含義、存在形式,掌握測定脂類常用的有機萃取溶劑及其特點。掌握脂類的測定方法、原理、適用范圍與特點、注意事項等,測定方法包括索氏提取法、酸水解法、羅紫-哥特里法、氯仿-甲醇提取法、巴布科克法和蓋勃法,重點掌握國家標準分析方法-索氏提取法。
11.了解還原糖的含義,掌握還原糖的測定方法、原理、適用范圍及特點、注意事項等,包括直接滴定法、高錳酸鉀滴定法、薩氏法、碘量法等,重點掌握國家標準分析方法-直接滴定法。掌握蔗糖、總糖的測定方法。了解淀粉、纖維素、果膠的存在形式、主要性質、測定意義,掌握淀粉的常用測定方法、原理、適用范圍及特點、注意事項等。
12.了解蛋白質的含義、測定意義,重點掌握測定蛋白質的凱氏定氮法原理、注意事項。掌握蛋白質的快速測定方法、原理、方法特點及應用范圍,包括雙縮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燃料結合法、水楊酸比色法。了解氨基酸的分離與測定方法。
13.了解脂溶性維生素的種類、特性、測定意義,掌握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ß-胡蘿卜素、維生素D、維生素E)和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的測定方法原理、適用范圍及特點、注意事項。
14.了解食品添加劑的定義、分類、性質、測定意義,掌握糖精鈉、苯甲酸和山梨酸、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二氧化硫和亞硫酸鹽、食用合成色素等食品添加劑的常用測定方法、原理、注意事項。
四、參考書目:
1.白晨,黃玥主編,食品安全與衛生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4
2.王永華主編,食品分析(第三版),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
3.吳澎主編,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
科目代碼:342科目名稱:農業知識綜合四
(農業管理領域考生適用)
一、考試說明
農業管理專業:請參照“農村社會學”、“農村政策學”兩部分內容復習。其中,農村社會學80分,農村政策學70分,共計150分。
二、考試范圍
第一部分農村社會學(80分)
(一)農村社會學概念與研究方法
1.農村社會學的研究對象
2.農村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3.農村社會學研究與學習意義
考試要點:農村社會學的研究對象;農村社會學的研究方法;農村社會學研究和學習的意義。
(二)農村社會的主體——農民
1.農民的內涵及其特征
2.農民的社會化
3.農民的歷史地位與中國農民問題
考試要點:農民的內涵及當代中國農民的特征;農民的社會化的特點;農民的歷史地位與中國農民問題的表現。
(三)農村社會關系
1.農村社會關系概述
2.農村社會網絡
3.農村社會資本
考試要點:農村社會關系劃分及其特征;農村社會網絡的內涵及其特點;農村社會資本含義及其特征。
(四)農村婚姻、家庭與家族
1.農村婚姻與家庭
2.農村家族
考試要點:農村家庭功能的變遷;我國農村婚姻家庭存在的問題;農村家族的功能。
(五)農村社會組織
1.農村社會組織概述
2.農村自治組織
3.中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
考試要點:農村社會組織的定義及其基本特征;農村自治組織特點;中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定義、類型、存在問題。
(六)農村社會分層
1.農村社會分層概述
2.中國農村社會階層結構的歷史演變
3.當代中國農村社會分層
考試要點:農村社會分層的含義及其功能;農村社會分層的標準;中國農村社會階層結構的歷史演變情況。
(七)農村社會流動
1.農村社會流動概述
2.農村社會流動的歷史演變
3.當代中國的農村社會流動
考試要點:農村社會流動的含義、類型;農村社會流動的功能和意義;當代中國的農村社會流動的趨勢與特點。
(八)農村社會問題
1.農村人口問題
2.農村教育問題
3.失地農民問題
考試要點:農村社會問題的定義及其表現;我國農村人口問題具體表現;我國存在的農村教育問題;失地農民問題的具體表現。
(九)農村社會保障
1.農村社會保障概述
2.中國農村社會保障的基本狀況
3.中國農村社會保障的對策
考試要點:社會保障和農村社會保障概念;中國農村社會保障的主要內容;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的基本狀況、存在問題;中國完善農村社會保障的原則與對策。
(十)農村社會現代化
1.農村城市化與農村社會現代化
2.中國城鎮化發展歷程與模式
3.中國農村社會現代化
考試要點:農村城市化與農村社會現代化的關系;中國城鎮化發展歷程、特點與模式;農村社會現代化的內涵;中國農村社會現代化面臨的困境及應當采取的措施。
第二部分農村政策學(70分)
(一)農業政策學導論
1.政策與政策科學
2.農業與農業政策
考試要點:政策與農業政策的定義;農業政策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農業政策的完善的意義。
(二)農業政策的制定
1.農業政策目標確定
2.農業政策制定程序
考試要點:農業政策目標確定;農業政策制定程序。
(三)農業政策執行
1.農業政策執行概述
2.農業政策的執行過程
考試要點:農業政策執行的制約因素;農業政策的執行的具體程序。
(四)農業政策的評估及調整
1.農業政策評估的原則
2.農業政策評估的標準
3.農業政策評估內容和方法
4.農業政策的調整
考試要點:農業政策評估的意義和原則;農業政策評估的標準;農業政策評估內容和方法;農業政策的調整。
(五)農業土地政策
1.農業土地政策概述
2.農業土地政策目標
3.農業土地所有、使用、流轉和保護政策
考試要點:農業土地政策的概念;農業土地政策目標;我國農業土地“三權分置”政策的現實意義;我國農地流轉的必要性與政策保證。
(六)農村勞動力政策
1.農村勞動力政策目標
2.農村勞動力就業政策
3.農村勞動力流動政策
考試要點:我國農村勞動力政策目標;我國農村勞動力就業政策存在問題;我國農村勞動力流動政策的完善。
(七)農業財政與金融政策
1.農業財政與金融政策概述
2.農業財政投入政策
3.農業金融政策
考試要點:農業財政與金融政策的內涵;農業財政投入政策目標、內容;農業金融政策的內容及其完善。
(八)農業科學技術政策
1.農業科學技術政策概述
2.農業科學技術發展政策
3.農業科學技術推廣政策
考試要點:農業科學技術的特點和作用;農業科學技術政策的內涵;農業科學技術發展政策的總方針;我國加強農業科學技術推廣的對策和措施。
(九)農業可持續發展政策
1.農業可持續發展理論
2.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政策
3.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政策
考試要點: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特征;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政策意義、目標、原則;我國加強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政策的重要意義和具體表現。
(十)新時期我國幾項重要農業政策
1.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
2.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政策
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
4.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政策
5.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增綠政策
6.“大食物觀”糧食安全理念及戰略
考試要點:本部分內容重在考查考生對新時期我國一些重大農業政策了解情況,主要包括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要性及其重點內容;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義和必要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含義和基本目標;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現實意義;推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增綠政策必要性及難點、措施等。同時,考查考生理論聯系實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參考教材與文件資料
1.鐘漲寶主編,農村社會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12月版;
2.張廣勝主編,農業政策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5月版;
3.2017年—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
原文標題:2023年山東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
原文鏈接:https://yjsh.sdut.edu.cn/2022/0629/c5186a463597/page.htm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大綱:2023年山東理工大學農業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考研復試大綱信息,請持續關注本網站!
原文鏈接:https://yjsh.sdut.edu.cn/2022/0629/c5186a463597/page.htm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大綱:2023年山東理工大學農業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考研復試大綱信息,請持續關注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