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適用的招生專業
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藝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二、考試的基本要求
1.扎實掌握所報考專業方向及相關專業方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2.熟練運用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分析并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
三、試卷結構(包含總分和題型等)
總分150分
1.名詞解釋(30分):8選6
2.簡答題(60分):8選3
3.論述題(60分):8選2
四、考試的主要內容與要求
(一)主要內容
1、文藝學
(1)文學理論:文學的基本理論,包括文學的性質、文學創作、文學閱讀、文學作品相關的基本理論問題。
(2)西方文論:古希臘時期至當代的西方主要文學理論,包括柏拉圖的文藝思想、亞里士多德的文藝思想、賀拉斯的文藝思想、文藝復興時期主要的文藝思想、法國新古典主義、啟蒙時期主要的文藝思想、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直覺主義、象征主義、俄國形式主義、英美新批評、結構主義、后結構主義、解構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現象學美學、哲學解釋學、接受美學、讀者反映批評等。
(3)古代文論:上古時期至唐宋時期(含)的中國古代文藝思想,包括每個時期重要的文學思潮、現象、流派、文學批評理論。
2、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1)把握比較文學的學科定位,“世界文學”的基本內涵;比較文學的歷史與現狀;比較文學的對象、體系與方法。
(2)把握文學范圍內的比較研究:文類學基本理論與運用;主題學的基本理論、分類與進展;譯介學研究與翻譯實踐,譯介學基本理論,文學史與翻譯,翻譯研究的進展;形象學的定義、范圍、基本理論與方法、形象學前景;思潮流派與比較研究;類型學基本理論與前景;比較詩學。
(3)把握跨學科的文學研究:文學與其他藝術;文學與心理學;文學與宗教;文學與哲學;文學與科學。
(4)把握當代文化理論與比較文學:后現代理論、文化人類學、闡釋學、接受普理論、女性主義與比較文學、文化相對主義與比較文學。
3、古代文學
(1)掌握古代文學史每個時期重要的基本概念和文學史常識。
(2)掌握中國古代文學史發展的脈絡,主要是先秦至唐宋每個階段的特點與成就。閱讀經典作品,如先秦兩漢、唐宋經典作品。其中對作品的掌握是重點。如神話、《詩經》、諸子散文、歷史散文、楚辭、漢樂府、古詩十九首、漢大賦及散文、魏晉詩歌及文學批評著作、唐詩、宋詞、宋詩、唐宋散文等。
(3)掌握與理解古代文學先秦至唐宋不同時期的文學思潮、流派、現象。如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辯”的思潮、唐代古文運動與新樂府運動、宋代江西詩派、江湖詩派、婉約詞、豪放詞等。
4、現當代文學
(1)掌握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的整體脈絡及各階段標志性文學事件和思潮流派概況。
(2)掌握中國現當代文學經典作品(包括臺灣、香港地區現當代各體裁重要作品)的創作背景、藝術特色、社會影響以及文本關鍵細節。
(3)熟悉世界華文文學的總體格局,初步了解美歐和東南亞各國華文文學的差異化際遇和不同形態傾向。
(二)考試要求
1.扣緊題意,條分縷析,行文流暢,措辭得體。
2.聚焦題旨,闡述深入,邏輯嚴謹,觀點鮮明。
五、主要參考書目
1.《西方文學理論》(第二版),《西方文學理論》編寫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2.《文學理論》(第二版),《文學理論》編寫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
3.《中國文學史》,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4《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修訂本)》,張少康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5.《中國現代文學史1915—2020》(精編版)(第二版),朱棟霖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
6.《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第二版),溫儒敏、趙祖謨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7.《比較文學》第四版,陳惇、孫景堯、謝天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
8.《外國文學史》第三版上下冊,鄭克魯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原文標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2023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
原文鏈接:https://yz.bisu.edu.cn/art/2022/9/15/art_20000_302733.html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大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文學專業基礎》考試大綱”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考研復試大綱信息,請持續關注本網站!
原文標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2023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
原文鏈接:https://yz.bisu.edu.cn/art/2022/9/15/art_20000_302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