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由考點提供)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題型結構
是非題:(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
選擇題:(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
簡答及計算題:(5小題,每題10分,共50分)
二、考查目標(復習要求)
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生物化學科目考試內容包括生物有機體的組成、生物大分子結構與功能、生物物質在體內的代謝規律及遺傳信息的表達,要求考生系統掌握生物化學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并能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生物學中的實際問題。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第一章糖類
第一節糖的定義、分類與生物學作用
第二節單糖的結構、性質
第三節寡糖及多糖的結構、性質
第二章脂質
第一節脂類的定義、分類與生物學作用
第二節脂類的結構與功能
第三章蛋白質的化學
第一節氨基酸
第二節蛋白質共價結構
第三節蛋白質的三維結構
第四節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第五節蛋白質的性質、分離純化和鑒定
第四章酶的化學
第一節酶學通論
第二節酶促反應動力學
第三節酶的作用機制和酶的調節
第五章維生素與輔酶
第一節維生素概論
第二節脂溶性維生素
第三節水溶性維生素
第六章核酸的化學
第一節核酸通論
第二節核酸的結構
第三節核酸的性質
第四節核酸的研究方法
第七章新陳代謝總論與生物氧化
第一節新陳代謝
第二節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
第八章糖代謝
第一節糖酵解
第二節檸檬酸循環
第三節磷酸戊糖途徑和糖的其他代謝途徑
第四節糖原分解和生物合成
第九章脂類代謝
第一節脂肪酸的分解代謝
第二節脂類的生物合成
第十章蛋白質的降解及氨基酸的分解代謝
第一節蛋白質的降解
第二節氨基酸的分解代謝
第三節尿素的形成
第四節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徑
第五節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
第六節由氨基酸衍生的其他重要物質
第七節氨基酸代謝缺陷
第十一章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謝
第一節核酸和核苷酸的分解代謝
第二節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第十二章核酸的生物合成
第一節DNA的復制和修復
第二節RNA的生物合成和加工
第十三章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第一節遺傳密碼
第二節蛋白質的合成及轉運
第十四章細胞代謝與基因表達調控
第一節細胞代謝的調節網絡
第二節酶活性的調節
第三節基因表達調節
參考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生物化學(上、下冊).第三版.王鏡巖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四、樣卷
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核酸中核苷酸之間的連接方式是()。
A、2’,5’—磷酸二酯鍵B、氫鍵C、3’,5’—磷酸二酯鍵D、糖苷鍵
2.體內生成NADPH的主要代謝途徑是()。
A、三羧酸循環B、糖酵解C、磷酸戊糖途徑D、脂肪酸β-氧化
3.關于酶的專一性假說目前比較被人們接受的是()。
A、化學滲透學說B、鎖鑰學說C、誘導契合學說D、構象偶聯學說
4.關于生物氧化的描述錯誤的是()。
A、一系列酶參與催化B、反應條件較溫和
C、O2與反應物中的C、H直接化合D、釋放的能量部分儲存在高能化合物中
5.當酶促反應進行的速度為Vmax的90%時,[S]與Km之間的關系為()。
A、[S]=99Km B、[S]=9Km C、[S]=0.9Km D、[S]=1/9Km
6.某酶今有4種底物(S),其Km值如下,該酶的最適底物為()。
A、S1:Km=5×10-5M B、S2:Km=1×10-5M
C、S3:Km=10×10-5M D、S4:Km=0.1×10-5M
7.含煙酰胺(Vpp)的輔酶在生物代謝中的作用是()。
A、為電子載體B、為一碳基團載體C、為羧化酶輔酶D、參與a-酮酸的氧化作用
8.酶原激活的實質是()。
A、激活劑與酶結合使酶激活B、酶蛋白的變構效應
C、酶原分子一級結構發生改變從而形成或暴露出酶的活性中心
D、酶原分子的空間構象發生變化而一級結構不變
9.既參加嘌呤環合成,又參加嘧啶環合成的是()。
A、天冬氨酸B、天冬酰胺C、谷氨酸D、甘氨酸
10.下列關于血紅蛋白運輸O2的論述正確的是()。
A、四個血紅素中的每一個都各自獨立地與O2結合,彼此間無聯系
B、結合O2的百分數對氧分壓的曲線圖是S型
C、O2比CO容易與血紅蛋白結合
D、O2與血紅蛋白結合引起血色素中鐵價態的改變
11.核黃素(VB2)在體內的活性形式是()。
A、TPP B、NAD C、FAD D、CoA
12.一DNA片段,其負鏈的堿基順序為T-A-G-A,其轉錄產物的堿基順序應是()。
A、T-C-T-A B、T-C-T-C C、U-C-U-A D、A-T-C-T
13.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應的逆反應所需的酶是()。
A、果糖二磷酸酶B、葡萄糖-6-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D、磷酸化酶
14.下列與能量代謝有關的、不在線粒體內進行的途徑是()。
A、三羧酸循環B、脂肪酸β氧化C、氧化磷酸化D、糖酵解作用
15.DNA復制需要:(1)DNA聚合酶Ⅲ;(2)解鏈酶;(3)DNA聚合酶Ⅰ;(4)引物酶;(5)DNA連接酶參加。其作用的順序是()。
A、(4)(3)(1)(2)(5)B、(4)(2)(1)(3)(5)C、(2)(3)(4)(1)(5)D、(2)(4)(1)(3)(5)
16.Watsan-Crick提出的雙螺旋結構中,螺距為()。
A、2nm B、3.4nm C、3.6nm D、0.54nm
17.糖酵解中最主要的關鍵酶是()。
A、己糖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C、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D、丙酮酸激酶
18.糖原磷酸化酶是下列哪個代謝途徑的關鍵酶?()
A、糖原合成B、磷酸戊糖途經C、糖原分解D、糖酵解
19.天冬氨酸pKα-COOH=2.09,pKα-NH2=9.82,pKR=3.86.其等電點是()。
A、5.96 B、2.98 C、6.84 D、5.26
20.不能利用酮體的部位是()。
A、腦B、肝C、腎D、心臟
21()是人體必需脂肪酸。
A、軟脂酸B、油酸C、亞油酸D、硬脂酸
22.酮體主要包括乙酰乙酸、β-羥丁酸和()。
A、丙酮酸B、丙酮C、乳酸D、硬脂酸
23.酶的競爭性抑制劑具有下列哪種動力學效應?()
A、Vm不變,Km增大B、Vm不變,Km減小
C、Vm增大,Km不變D、Vm減小,K m不變
24.目前公認的氧化磷酸化理論是()。
A、化學偶聯假說B、構象偶聯假說C、化學滲透假說D、中間產物學說
25、人體嘌呤分解代謝的終產物是()。
A、尿素B、尿酸C、氨D、β—丙氨酸
二、判斷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對的打“√”,錯的打“×”)
1.蛋白質分子中,除甘氨酸外,都是左旋的。
2.一個蛋白質樣品經酸水解后,能用氨基酸自動分析儀準確測定它的所有氨基酸。
3.同工酶就是一種酶同時具有幾種功能。
4.DNA分子中的G和C的含量愈高,其熔點(Tm)值愈大。
5.蛋白質中的肽鍵一般呈反式結構。
6.某氨基酸tRNA反密碼子為GUC,在mRNA相對應的密碼子應該是CAG。
7.當某一酸性蛋白質(pI<7)溶解在pH9.0的緩沖溶液中,此蛋白質所帶的凈電荷為負。
8.變性的蛋白質易形成沉淀,而沉淀的蛋白質都發生了變性。
9.所有的蛋白質都具有一、二、三、四級結構。
10.反競爭性抑制作用的特點是其動力學常數Km’變小,Vm也變小。
11.氨基酸、肽和蛋白質都能和茚三酮反應。
12.蛋白質的亞基(或稱亞單位)和肽鏈是同義的。
13.DNA連接酶能將兩條游離的DNA單鏈連接起來。
14.脂肪酸活化后進入線粒體內進行β-氧化,需經脫氫、加水、再脫氫和硫解等四個過程。
15.CTP參加磷脂生物合成,UTP參加糖原生物合成,GTP參加蛋白質生物合成。
16.脂肪酸活化為脂酰COA時,需要消耗2個高能磷酸鍵。
17.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均為氧的載體,但前者是一個典型的變構蛋白,而后者卻不是。
18.變性后的蛋白質其分子量不發生改變。
19.因為肽鍵中的—N—C—鍵是單鍵,所以,它可以自由旋轉。
20.糖類是碳水化合物,可用通式Cn(H2O)m表示。
21.mRNA是轉錄的唯一產物。
22.核酸具有紫外吸收性是由參與核酸組成的核糖或脫氧核糖引起的。
23.蛋白激酶屬于轉移酶類。
24.rRNA的二級結構呈三葉草型。
25.Asn是天冬氨酸的三字符。
三、問答及計算題(共5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
1.圖解尿素循環的過程,簡要說明其生理意義。
2.簡述在原核生物中蛋白質生物合成的步驟。
3.寫出檸檬酸循環的4步脫氫反應和1步底物水平磷酸化反應的反應方程式,并說明檸檬酸循環的生理意義。
4.簡述酶活性的的調節方式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