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由考點提供)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內容結構(考試的內容比例及題型)
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為:
第一部分視聽語言約50分
第二部分紀錄片創(chuàng)作約50分
第三部分影視批評約50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概念題):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簡答題(簡述題):4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分析論述題(綜合題):2小題,每小題30分,共60分
二、考查目標(復習要求)
要求能夠掌握影視創(chuàng)作的基本概念、方法、流程與理論,并能結合影視批評理論分析具體的影視藝術現象。對影視創(chuàng)作與批評的理解要與現實社會生活、歷史文化傳統(tǒng)與藝術美學素養(yǎng)相結合,因此考生還應具備一定的跨學科知識、實踐經驗以及藝術審美常識。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第一部分:視聽語言
陸紹陽,《視聽語言》(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21年。
緒論電影創(chuàng)作流程
第一章影像
第二章場景
第三章光的運用
第四章色彩的運用
第五章構圖
第六章鏡頭處理
第七章場面調度
第八章鏡頭組接
第九章蒙太奇
第十章長鏡頭
第十一章節(jié)奏
第十二章聲音
第二部分:紀錄片創(chuàng)作
聶欣如,《紀錄片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第一部分紀錄片的起源
第二部分紀錄片的主要流派
第三部分紀錄片的分類和定義
第四部分紀錄片的構成
第三部分:影視批評
李道新,《影視批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引言建構中國影視批評學的初步嘗試
第一章影視批評特性
第二章影視批評功能
第三章影視批評主體
第四章影視批評模式
參考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1、陸紹陽,《視聽語言》(第三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21年。
2、聶欣如,《紀錄片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3、李道新,《影視批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