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答題紙一般由考點提供。
(三)試卷題型結構
填空題:共15空格,每空格1分,共15分
名詞解釋: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簡答題:共3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
分析論述題:共2小題,每小題30分,共60分
實際題型結構以考試試卷為準,不限上述題型和分值分配。
二、考查目標(復習要求)
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漢語基礎”科目,考試內容包括“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和“中國古典文獻學”等3門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和中國古典文獻學學科基礎課程,要求考生系統掌握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并能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語言實踐和古代文獻中的實際問題。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中國古典文獻學:目錄在學術研究中的作用,版本的類別,古典文獻產生錯誤的主要類型,校勘的主要方法,古典文獻標點的基本方法,古書的注解,出土文獻與傳世文獻之間的關系。
參考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杜澤遜:《文獻學概要》,中華書局2008年。
古代漢語:古漢語實詞、虛詞、句法、修辭,文字、音韻、訓詁通論等。
參考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第一冊、第二冊),中華書局2018年。
語言學概論:語言學簡史、語言的本質、語音、語法、語義與詞匯、文字、語用、語言
的演變、應用語言學等。
參考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聶志平、陳青松主編:《語言學概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四、樣卷
一、填空題(共15空格,每空格1分,共15分)
1.收藏敦煌文獻數量最多的四個國家是中國、英國、法國、_______。
2.《史記》三家注即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唐_____《史記正義》。
3.《漢書·藝文志》是在《_______》的基礎上增補而成。
4.古籍在傳抄、刊刻過程中,因某些原因而多出來的文字,校勘學一般稱之為_______;而遺漏的文字,則稱之為_______。
5.詞義引申的結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與虛化等。
6.說文四大家有段玉裁、_______、_______和朱駿聲四位學者。
7._______學派的主要貢獻是制定了對語言結構進行形式分析和描寫的程序和方法。
8._______語系是研究得最充分、最深入的一個語系,它的諸語言分布區域也最廣。
9.國際音標是根據_______的原則,以_______字母為基礎,專為記錄音素而制定出來的國際通用的記音符號。
10.英語屬于印歐語系的_______語族。
二、名詞解釋(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善本2.反切3.異體字4.義位5.親屬語言
三、簡答題(共3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
1.簡述校勘學的主要方法。
2.舉例說明古今字的類型。
3.舉例說明音位劃分的原則。
四、分析論述題(共2小題,每小題30分,共60分)
1.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要求:①標點兩段文字(15分);②用白話翻譯第一段文字,第二段不譯(15分)。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相視也無禮儀者雖居尊位猶為闇昧之行箋云儀威儀也視鼠有皮雖處高顯之處偷食茍得不知廉恥亦與人無威儀者同〇行下孟反之處昌慮反〕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箋云人以有威儀為貴今反無之傷化敗俗不如其死無所害也〕
【疏】相鼠至何為〇正義曰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在位猶有無禮者故刺之視鼠有皮猶人之無儀何則人有皮鼠亦有皮鼠猶無儀故可恥也人無禮儀何異于鼠乎人以有威儀為貴人而無儀則傷化敗俗此人不死何為若死則無害也〇箋視鼠至者同〇正義曰大夫雖居尊位為闇昧之行無禮儀而可惡猶鼠處高顯之居偷食茍得不知廉恥鼠無廉恥與人無禮儀者同故喻焉以傳曰雖居尊位故箋言雖處高顯之居以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