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生物化學》
一、考查目標
“生物化學”是生物類專業最重要的基礎課之一,其主要內容在于利用化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以細胞為基本組成單位的所有生物在生物分子組成、生物大分子結構與功能、生命過程中的化學變化、以及分子結構、代謝物、生物功能與復雜生命現象之間的關系。通過上述知識的學習,使學生能從更高層次認識與理解生命背后的化學現象和化學原理,以及生命的基本化學屬性,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其他課程和開展科學研究打下扎實的生物化學知識基礎。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考試形式
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3小時。
2、試卷結構
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滿分150分。
三、考試內容
1、生物大分子的結構
1)糖類:糖的分類,單糖、二糖和多糖的化學結構和性質,重要糖類的化學特征。
2)脂質:脂質的分類,脂肪、磷脂、糖脂、類固醇的基本結構及化學性質,脂質的提取、分離與分析。
3)蛋白質:氨基酸的一般結構、分類與理化性質;氨基酸混合物分離純化的一般原理與方法,蛋白質的三維結構類型,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系,蛋白質分離純化的方法與原理。
2、新陳代謝
1)代謝總論與生物能學:新陳代謝的一般研究方法,自由能的概念及高能化合物的種類。
2)糖代謝與生物氧化:糖酵解、戊糖磷酸途徑、三羧酸循環的過程及代謝調控,呼吸鏈的組成、類型、調控點及氧化磷酸化作用,糖原降解與生物合成途徑與調控。
四、推薦書目:
朱圣庚、徐長法主編,《生物化學(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814《微生物學》
一、考查目標
《微生物學》是生物學及相關專業的學科基礎課。課程內容涉及微生物的形態結構、微生物營養、分類鑒定、生理生化、生長繁殖、遺傳變異、傳染與免疫、生態分布,以及微生物對自然界、微生物各類群之間、微生物與其他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微生物在農業、工業、環境保護、醫療衛生事業各方面的應用等。微生物學在整個生物類學科中即是一門基礎課又是一門前沿性較強的課程。要求學生在學識上較好地掌握本課程的基本知識,具有良好的提出微生物學相關問題的能力,并有一定分析問題的能力,及進一步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考試形式
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3小時。
2、試卷結構
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滿分150分。
三、考試內容
1、微生物的形態結構與功能
細菌、放線菌及其他原核微生物、霉菌、酵母菌及病毒的形態構造特點;細菌、放線菌和霉菌的菌落特點及繁殖方式。細菌的特殊構造及功能。
2、微生物的營養、生長與控制
微生物的營養要素、營養類型、培養基的配制原理及常用培養基的應用。營養物質進入細胞的方式;影響微生物生長的環境因子;細菌同步生長及典型生長曲線4個時期的特點及應用;物理方法及化學試劑控制微生物生長的原理等。
3、微生物的代謝
化能異能微生物和自養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及產能途徑、生物固氮的機制。例舉微生物的代謝調控在發酵工業中的應用。
4、微生物的遺傳
基因突變的類型及特點、突變的機制、微生物基因重組的方式及各方式的主要特點和過程、誘變育種的概念及基本原理、菌種保藏的原理及常用方法
5、微生物的生態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及微生物與生物環境間的相互關系,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質循環中的作用,尤其是微生物在碳素循環和氮素循環的作用,污水處理的微生物原理。
6、感染與免疫
影響感染的因素及感染的可能結局、外毒素與內毒素的區別、非特異性免疫的特點及作用、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的過程、免疫類型的判斷、免疫制劑有哪些,及免疫方法和應用。
四、推薦書目:
周德慶編著.微生物教程(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4
原文標題:2023年研究生初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生物與醫藥
原文鏈接:http://yjsyzs.zjou.edu.cn/info/1016/1717.htm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大綱:浙江海洋大學2023年研究生初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生物與醫藥”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考研復試大綱信息,請持續關注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