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大綱不僅能給你一個復習的方向,還能幫助你梳理整個知識脈絡,方便記憶。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3考研大綱:湖南師范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文物及博物館學綜合》考試大綱”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348]考試科目名稱:文物及博物館學綜合
一、考試內容及要點
(一)中國考古學概論部分
第一章導論
(一)考古學的基本概念。包括考古學、考古學文化、考古時代的劃分、研究對象、學科體系等內容。
(二)考古學的分支及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包括史前考古、歷史考古、環境考古、民族考古、美術考古、宗教考古、科技考古、水下考古、工業考古、公眾考古等考古學分支及考古學與歷史學、民族學、人類學、自然科學等學科的關系。
(三)考古學簡史。包括世界及中國考古學史的主要人物、考古發現和理論方法。
第二章田野考古和研究方法
(一)考古調查、勘探、發掘、整理資料和編寫報告。主要考察田野考古各環節的主要內容。
(二)考古學基礎研究方法。包括考古地層學、類型學、年代學、文化因素、聚落考古等研究方法。
(三)考古學闡釋。包括遺跡、遺物、自然遺存、環境、經濟、社會、思想等方面的研究。
第三章舊石器時代
(一)舊石器的制作、類型和特征。包括舊石器的制作方法、石器類型和特征。
(二)中國古人類化石與人類起源的爭論。包括重要的中國古人類化石及其所處時代、人類起源的幾種觀點。
(三)舊石器時代早期、中期、晚期文化。包括各期主要遺存和文化特征。
第四章新石器時代
(一)新石器時代文化分期與區系。主要考察新石器時代各期文化特征、區系理論主要內容。
(二)新石器時代文化分區。包括黃河中游區、黃河下游區、黃河上游區、長江中上游區、長江下游區、華南區、遼河區幾大區域的文化譜系和主要特征。
第五章夏商周時期
(一)中國青銅時代特征。包括青銅時代概念、主要青銅器種類、紋飾和銘文的總體特征。
(二)夏商周中原地區文化特征。包括二里頭文化、二里崗文化、殷墟文化、西周文化、春秋戰國文化。
(三)商周時期邊遠地區的青銅文化。包括南方地區、北方草原、四川、云貴高原主要青銅文化的內容。
第六章秦漢至宋元時期
(一)中國古代城市發展史。主要考察中國古代城市發展的歷程及各時期主要城市如漢長安、洛陽、三國魏鄴城、北魏洛陽、唐長安、揚州、北宋開封、南宋臨安、元大都等城市的特征。
(二)秦漢至宋元時期的墓葬。包括各時期墓葬形制、隨葬品種類及其反映的喪葬觀念變遷。
(三)秦漢至宋元時期的手工業。包括銅鏡、錢幣、鐵器制造、金銀器、陶瓷等。
(二)文物學概論部分
第一章導論
(一)文物的概念、價值、分類、定級、作用等。
(二)文物鑒定的內容與方法。
(三)文物保護原則。
第二章陶瓷
(一)陶器和瓷器的區別。
(二)陶器。包括彩陶、黑陶、白陶、印紋陶、漢代鉛釉陶、唐三彩、紫砂陶等。
(三)瓷器。包括窯爐(龍窯、饅頭窯、階級窯)、窯具(匣缽、支燒具、間隔具)、成型方法、裝飾技法、裝燒方法、原始瓷、青瓷、白瓷、青白瓷、青花瓷、顏色釉瓷、彩瓷等。
(四)歷代著名瓷窯。包括越窯、岳州窯、洪州窯、邢窯、鞏義窯、長沙窯、汝窯、哥窯、官窯、定窯、鈞窯、吉州窯、建窯、龍泉窯、耀州窯、磁州窯、德化窯、景德鎮窯等基本特征。
第三章青銅器
(一)青銅、青銅時代、青銅文明概念。
(二)青銅器類別。包括食器、酒器、水器、樂器等主要器物類別及特征。
(三)青銅器紋飾。包括獸面紋、龍紋、鳳鳥紋、動物紋、獸體變形紋、火紋、幾何紋、人物畫像等青銅器主要紋飾類別及特征。
(四)青銅器銘文。包括商代、西周、春秋、戰國不同時期銘文特征。
(五)青銅器冶煉和鑄造。包括范鑄法、失蠟法。
(六)商周典型青銅器
(七)宋青銅器研究及宋元青銅禮器
第四章漆木器
(一)漆器制作與裝飾工藝
(二)春秋戰國至清代漆器特點
(三)宋元明清家具及其特色
第五章紡織品與服飾
(一)紡織品種類:以材料分有麻、絲、毛、棉等,以織法分有絹、紗、羅、綺、錦等。
(二)剌繡、緙絲
(三)各朝代服飾特點
(三)博物館學概論部分
第一章博物館學基本理論
(一)博物館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包括博物館學的概念、學科性質、研究內容、分支學科等。
(二)博物館學的歷史發展。包括歐美等地博物館學、當代中國博物館學的歷史發展。
(三)博物館學的研究方法。包括博物館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博物館學的研究方法。
(四)博物館功能與類型。包括博物館的定義、特征、基本功能、類型等。
(五)新博物館學概念及主要內容
第二章博物館歷史。
(一)外國博物館歷史。包括世界早期博物館現象、近代博物館在歐洲產生和世界各地發展、當代世界博物館。
(二)中國博物館歷史。包括中國早期博物館現象,近代、中華民國、當代時期的博物館。
第三章藏品征集、鑒定和管理
(一)藏品征集。包括藏品的概念、藏品征集原則、藏品征集途徑、藏品原始記錄等。
(二)藏品鑒定、定名和定級。包括藏品鑒定、定名、定級。
(三)藏品登記、編目和管理。包括藏品登記、分類、入庫排架、編目、統計、建檔、藏品管理規章制度等。
第四章陳列研究與設計
(一)基本理論。包括博物館陳列、基本陳列、臨時展覽、各類陳列特點等。
(二)陳列的基本程序。包括組織陳列的基本程序、總體研究與設計、內容研究與設計、陳列藝術設計、動態陳列和高新科技運用等。
第五章博物館觀眾、教育與服務
(一)博物館觀眾。包括博物館觀眾概念、觀眾構成、觀眾調查研究、博物館之友、會員和志愿工作者等。
(二)博物館教育與服務。包括博物館教育主要任務、博物館教育與服務的主要方式。
第六章博物館的科學研究
包括博物館科學研究的任務、科學研究的主要內容、研究成果的體現、科學研究的組織和管理。
第七章博物館管理
(一)博物館管理的基本原則。包括博物館管理的任務、管理的基本原則。
(二)博物館管理的內容。包括機構設置、博物館人員管理、財務管理與安全保衛、博物館規章制度、博物館自籌資金等。
第八章博物館文創產品
(一)博物館文創產品定義。
(二)博物館文創資源與授權。
(三)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
(四)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與營銷。
第九章博物館建筑
(一)博物館建筑的總體布局。包括館址選擇、平面布局與立面造型、結構的選型與材料的選用。
(二)博物館建筑的主要功能要求。包括陳列廳布局、庫房布局、采光與照明、室內環境及其控制、防火與防盜等。
(四)文化遺產學概論部分
第一章文化遺產的基本概念與分類
第二章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一)文物古跡的價值,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名村。
(二)文物古跡保護原則。
(三)文物古跡保護和管理工作程序。
第三章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內涵與特性。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類。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原則。
第四章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辨證關系
(一)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共性。
(二)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差異。
原文鏈接:https://yjsy.hunnu.edu.cn/info/1027/13242.htm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大綱:湖南師范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文物及博物館學綜合》考試大綱”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考研復試大綱信息,請持續關注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