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總體要求
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考試是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生入學考試科目之一,是教育部授權的各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題的選拔性考試,由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統一制定考試大綱。本考試大綱反映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特點,科學、公平、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的相關知識基礎、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
《漢語基礎》考試的目的是測試考生的漢語語言學相關基礎知識和漢語語言文字分析及運用能力。
重點掌握:
(一)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
1.現代漢語概況
2.語音(現代漢語的語音系統和特點;語音的性質;音節、音素、音位;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漢語拼音方案設計的國際音標和漢語拼音;語調、語流音變等等。)
3.詞匯(語素、詞、短語;現代漢語詞匯系統的構成及分類;詞的分類及內部結構;詞的類聚;詞義、句義、語義成分、語義指向等等)
4.語法(語法意義和語法手段;詞類和功能;短語的結構類型;句法成分;句型、句式、句類等等)
5.漢字(漢字的性質;漢字的特點;漢字形體;漢字的結構;漢字造字法等等)
6.修辭(修辭的含義及意義;現代漢語的語體及其分類;詞語的錘煉及節律的調整;常用的修辭格等等)
(二)漢語應用能力
1.辨音和標音能力(元音與輔音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漢語拼音方案》的拼寫規則;國際音標;漢語音節結構的分析;漢語變調、輕聲與兒化的主要規律等等)
2.字形、字義辨別能力及漢字書寫規范(漢字的筆畫、筆順及其確定的主要依據;六書及其具體名目的理解;義項與義素的分析;漢字簡化的方法;異體字與繁簡字的特點;漢字書寫規范等等)
3.詞匯、語法規范(漢語構詞法;漢語詞義的特點及其發展變化的規律;詞語使用、搭配規范;短語的結構類型及句法成分的構成材料;漢語語法體系,運用語法規范指出各種語病現象等等)
(三)漢語語言文字分析
此部分主要運用漢語語言學文字學基礎知識,結合具體語料進行分析,考察學生運用理論分析具體材料的能力。
漢語語言文字分析考試測試以下內容:語音分析;詞義分析;語法分析;文字分析。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考試形式
考試形式為筆試,考試時間為3小時,滿分為150分。
(二)試卷結構
1.填空題(20分)
2.判斷題(20分)
3.名詞解釋題(20分)
4.簡答題(20分)
5.語言應用題(30分)
6.語言分析題(40分)
三、主要參考書目
1.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增訂六版)上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盧福波等,《對外漢語教學實用語法》,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2.
原文標題: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原文鏈接:http://yjszs.cqjtu.edu.cn/info/1056/1977.htm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大綱:重慶交通大學354漢語基礎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考研復試大綱信息,請持續關注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