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大綱不僅能給你一個復習的方向,還能幫助你梳理整個知識脈絡,方便記憶。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3考研大綱:黑龍江科技大學2023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復試《76金融學》考試大綱”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考試目的與要求
測試考生對金融與經濟發展、貨幣及貨幣供需、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貨幣政策和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主要內容:貨幣與貨幣制度、信用與利率、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商業銀行、中央銀行、貨幣政策、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同時考察學生對相關拓展內容如金融創新、金融風險、金融危機與金融安全、金融監管等的了解情況。要求考生準確記憶基本概念,理解基本理論,并能妥善運用到綜合題目的處理中。
二、試卷結構(滿分100分)
內容比例:
貨幣與貨幣制度 約10分
信用與利率機制 約10分
金融中介與金融市場 約15分
現代貨幣的創造機制 約10分
貨幣供給、貨幣需求與貨幣均衡 約15分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約10分
貨幣政策 約15分
金融脆弱性與金融危機 約5分
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 約5分
金融監管與金融創新 約5分
題型比例:
客觀題 約40分
1.名詞解釋 約10分
2.判斷題 約10分
3. 選擇題 約20分
主觀題 約60分
1. 分析題 約60分
三、考試內容與要求
(一)貨幣與貨幣制度
考試內容
貨幣的基本概念、貨幣的起源以及各種不同的貨幣形態,闡述貨幣的職能、貨幣的界說及貨幣制度。掌握貨幣法定償付能力的相關概念。
考試要求
1. 貨幣和外匯的概念。
2. 貨幣的不同形態以及劣幣驅良幣定律的概念。
3. 貨幣的職能。
4. 貨幣購買力的概念以及計算方法。
5. 貨幣本位制度概念以及金本位的發展。
6. 貨幣制度的無限法償與有限法償的概念。
(二)信用與利率機制
考試內容
信用及其與貨幣的聯系;信用的特征;信用的形式;信用工具;利息與利率;利率體系;利率的計量;利率的決定;影響利率的主要因素,利率的風險結構和期限結構。
考試要求
1. 了解信用的定義、產生及信用與貨幣的聯系。
2. 理解盈余與赤字、債權與債務,信用關系中個人、企業、政府和國際收支,掌握現代信用的集中形式。
3. 了解高利貸以及我國民間借貸的特點。
4. 了解并掌握利率的基本概念,利率的種類及各自的含義。
5. 了解利率的決定理論,利率的作用及其度量方法,掌握理論的風險結構和期限結構,性綜合運用以上內容進行合理地分析和論述以及計算。
(三)金融中介與金融市場
考試內容
金融中介的分類;西方國家的金融中介體系;中國金融中介體系;國際金融機構體系;商業銀行;商業銀行負債業務、商業銀行資產業務、商業銀行表外業務、商業銀行的經營與管理;中央銀行制度的產生和發展;中央銀行的職能;中央銀行的主要業務;中央銀行制度的類型;金融市場的概念、功能及運作流程,金融市場的類型及各自的主要特征。
考試要求
1. 了解金融中介的分類;西方國家的金融中介體系;中國金融中介體系;國際金融機構體系。
2. 理解并掌握商業銀行;商業銀行負債業務、商業銀行資產業務、商業銀行表外業務、商業銀行的經營與管理。
3. 掌握中央銀行制度的產生和發展;中央銀行的職能;中央銀行的主要業務;中央銀行制度的類型。
4. 金融市場的功能及運作流程、金融市場的類型及各自的主要特征;初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聯系和區別;證券發行的兩種方式及區別;有效市場假說的主要內容及相關檢驗,遠期合約和期貨合約的聯系及區別。風險資本的投資過程及退出途徑。
5. 綜合運用以上內容進行合理地分析和論述。
(四)現代貨幣創造機制
考試內容
信用貨幣的概念及內涵;現代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功能及機制;原始存款與派生存款的區別;派生乘數與貨幣乘數的計算公式。
考試要求
1. 了解信用貨幣的概念及內涵。
2. 理解并掌握現代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功能及機制。
3. 掌握原始存款與派生存款的區別。
4. 了解存款貨幣創造的必要前提條件,準確理解基本貨幣。
5. 派生乘數與貨幣乘數的計算、區別及內在聯系。
6. 了解中央銀行和存款貨幣銀行在貨幣創造過程中的作用。
7. 綜合運用以上內容進行合理地分析和論述。
(五)貨幣供給、貨幣需求與貨幣均衡
考試內容
各種貨幣需求理論;貨幣供給層次的劃分依據;中央銀行調控貨幣供給數量的工具及其作用機制、貨幣供求與利率的關系以及貨幣均衡與市場均衡、貨幣供給的產出效應及其擴張界限。
考試要求
1. 了解各種貨幣需求理論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區別。
2. 理解貨幣供給層次劃分的基本依據,中央銀行調控貨幣供給數量的工具及其作用機制。
3. 掌握居民、企業行為以及商業銀行對貨幣供給的影響。
4. 掌握貨幣供求與利率的關系以及貨幣均衡與市場均衡;貨幣供給的產出效應及其擴張界限。
5. 綜合運用以上內容進行合理地分析和論述。
(六)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考試內容
通貨膨脹及其度量;通貨膨脹的成因;通貨膨脹的經濟效應;通貨膨脹的治理對策;通貨緊縮。
考試要求
1. 了解通貨膨脹的概念及其度量標準。
2. 掌握通貨膨脹的相關社會經濟效應。
3. 掌握就業與通貨膨脹的替代利率以及滯漲。
4. 掌握通貨膨脹的成因,不同成因下跌通貨膨脹治理方法。
5. 通貨緊縮的定義及其帶來的社會經濟效應。
6. 綜合運用以上內容進行合理地分析和論述。
(七)貨幣政策
考試內容
貨幣政策及其目標,貨幣政策工具、傳導機制和中介目標,貨幣政策實施效應。
考試要求
1. 了解貨幣政策的概念以及我國對貨幣政策認識的演變。
2. 掌握貨幣政策的目標以及我國貨幣政策目標的選擇。
3. 掌握貨幣政策工具的種類及其效應;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以及中介目標;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配合。
4. 匯率政策以及開放條件下貨幣政策的國際傳導和協調。
5. 綜合運用以上內容進行合理地分析和論述。
(八)金融脆弱性與金融危機
考試內容
金融脆弱性;金融危機;金融危機的轉化機制;金融危機的相關理論。
考試要求
1. 了解并掌握金融脆弱性的概念與成因。
2. 掌握金融危機來臨與經驗教訓,了解中國金融脆弱性與金融危機。
3. 綜合運用以上內容進行合理地分析和論述。
(九)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
考試內容
金融發展的含義;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相互關系、中國的金融發展情況、金融壓抑現象以及政策原因、金融自由化改革、普惠金融的內容。
考試要求
1. 理解金融發展的含義:金融相關率、貨幣化率、金融化等等含義因。
2. 掌握金融壓抑的政策原因,發展中國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教訓,中國金融改革的主要內容和方向。
3. 普惠金融的含義。
4. 綜合運用以上內容進行合理地分析和論述。
(十)金融監管與金融創新
考試內容
金融監管的原則、成本;金融監管的失靈以及表現形式;金融監管體制的類型;《巴塞爾協議Ⅱ》的三大支柱、《巴塞爾協議Ⅲ》的關注點;金融創新的內涵;金融創新的背景與導因;金融創新的內容。
考試要求
1. 理解并掌握金融監管的原則、成本,金融監管失靈及其表現形式,金融監管體制的類型。
2. 掌握《巴塞爾協議Ⅱ》的三大支柱、《巴塞爾協議Ⅲ》的關注點以及中國版的《巴塞爾協議Ⅲ》。
3. 理解金融創新的含義,了解金融創新的國際背景與直接原因。
4. 掌握金融創新的內容,及其與金融管制、金融風險與金融深化之間的辯證關系。
5. 綜合運用以上內容進行合理地分析和論述。
參考書目:
黃達、張杰. 《金融學》(第五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0年。
原文標題:黑龍江科技大學2023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考試大綱
原文鏈接:http://gs.usth.edu.cn/info/1018/870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