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政策實踐
(1)重要概念
充分就業,摩檫性失業,非自愿失業,結構性失業,周期性失業
奧肯定律(01年,04年,描述GDP變化和失業率變化之間存在的一種相當穩定的關系,GDP每增加3%,失業率大約下降1個百分點。從奧肯定律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重要結論:實際GDP必須保持與潛在GDP同樣快的增長,以防止失業率上升。即GDP必須不斷增長,才能保證失業率不變,如果想讓失業率下降,實際GDP必須快于潛在GDP的增長。
自然失業率(03年,00年,重要,在沒有貨幣因素干擾的情況下,讓勞動市場和商品市場自發供求力量作用時,總需求和總供給處于均衡狀態的失業率,一般在4%-6%之間)自動穩定器(亦稱內在穩定器)斟酌使用的或權衡性的財政政策功能財政(以財政預算能否實現物價穩定,充分就業為目標,而不論預算是否盈余或赤字的積極財政政策。
周期平衡預算
充分就業預算盈余(97年,首先答定義,第二:它不同于實際的預算盈余,二者的差別在于充分就業的國民收入與實際的國民收入水平的差額;第三,意義: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業的水平上,消除經濟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動對預算狀況的影響,從而能更準確的反映財政政策對預算狀況的影響;是政策制定者充分注重充分就業問題。
準備金率,法定準備金率,超額準備金率再貼現率,公開市場操作道義勸告(央行運用自己在金融體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過對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勸告,影響其貸款和投資方向,以達到控制信用的目的。
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99年,重要,指排出利息率,信貸流量,自由準備金等因素,僅以一定的貨幣存量作為控制經濟唯 一因素的貨幣政策;而實行“自由匯率”又可以防止通貨膨脹的國際“傳遞”,使經濟穩定在“自然失業率”的水平上。
2)其他知識點:
貨幣政策的工具(再貼現率政策,公開市場業務,變動法定準備金率,02年政經
貨幣主義為什么主張實行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01年西經,主要是貨幣政策時滯,先分析引起時滯的各種情況,然后弗里德曼認為,如果任其自然發展,資本主義經濟會出現波動的現象,但這種波動的幅度是輕微的,正確的經濟政策雖然有可能起著熨平經濟波動的作用,然而,由于政策的時間滯后,也會產生推波助瀾的作用,使得宏觀經濟不穩定,權衡得失,他不贊成對宏觀經濟的運行進行微調,即反對執行斟酌使用的經濟政策,因為這種政策弊大于利。